一、南下资金催化正在加强
资金,无疑是每一轮行情启动最直接的推动,关注南下资金的动向对于市场的判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国庆节后,南下资金持续净买入122.42亿元,且连续8日净流入,另外,从5月份市场调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1435.18亿元。而资金流入的背后,则是港股的低估值、高股息、不断深化的全球负利率格局、以及今年港股严重落后全球主要市场的客观现实。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9-10-18
二、港股市场的低估值,往往是半年持有期回报反弹的领先指标
目前恒生指数9.5倍的PE,不仅显著低于2005年以来的平均估值11.49倍,而且还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10-18,2005年以来任何时点买入恒生指数的平均收益率在3.81%,而目前恒生指数最近半年持有期的回报率已经降至-10.83%,大幅偏离平均水平;此外,从统计特征来看,港股市场每一轮估值水平的底部,往往对应于恒生指数半年持有期回报率的底部水平。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9-10-18
三、港股股息率吸引力大幅提升
截至2019-10-18,恒生指数股息率已经达到3.50%,不仅高于内地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3.18%的水平,更是大幅高于沪深300指数2.43%的股息率。这意味着,较高的股息率吸引之下,南下机构配置港股的热有望被逐渐释放出来。另外,从历史来看,恒生指数股息率的高点则往往意味着半年持有期回报率的拐点。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9-10-18
四、配置机会在哪里?
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港股低估值、高股息的优势是不可多得的核心竞争优势,随着南下配置型资金的不断入场,未来,压缩的“估值弹簧”值得期待。从配置机会来看,对于AH折价和高股息是两条重要线索, AH折价较为明显的港股中资金融板块和性价比较高的中资银行、地产值得关注。而对于本地股来说,受益于施政报告刺激,香港地产、金融以及公共事业龙头或有阶段性表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富国恒生中国ETF(159963)等基金产品,则是较好的配置选择。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