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MSCI最大扩容在即,对A股影响几何?

2019-11-13

11月8日凌晨,明晟公司宣布,将在11月26日收盘后实施MSCI年内扩容A股“三步走”计划的第三步。不仅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所有大盘股纳入比例由15%提升至20%,同时一次性以20%比例新增纳入189只中盘股。


随着MSCI历史最大规模的扩容生效进入“10个交易日倒计时”,箱体震荡的A股能否迎来改善机会?本轮外资流入也还有哪些超预期之处值得关注?


历史最大单次扩容临近,

逾2000亿资金蓄势待发


11月26日的MSCI扩容之后,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从当前2.5%提升至 4.1%,在MSCI中国指数的权重也将从7.8%上升至12.1%。权重的大幅提升决定了年内最大一次扩容到来,根据中金公司测算显示:本次指数调整约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主动+被动)约350亿-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亿-3000亿元,相比今年5月和8月两次纳入的估算资金流入(约230亿美元)高出50%-70%


整体而言,10月中旬以来,在中美贸易局势趋缓、人民币升值和全球风险偏好提升三重影响下,北上资金流入明显加快,目前已连续13个交易日净流入中。



外资偏好

从消费向中游制造业细分龙头演化


本次新纳入的204只成分股中,有189只中盘股将直接以20%因子被纳入MSCI体系,调整后大盘股有244只、中盘股达228只。中盘股数量显著高于此前预期,一次性纳入带来的增量资金“边际冲击”较大。


而新增中盘股行业权重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2.7%)、计算机(1.9%)、电子(1.7%)、化工(1.4%)等成长行业。且对比2018年底与2019.11外资持股前50大公司,外资偏好从消费向中游制造业细分龙头演化趋势已逐步确立。同时10月公布的“科创板入摩”计划也表明,未来“聪明钱”不仅将继续集聚A股的蓝筹头寸,对成长股的“定价力量”亦不可小觑。



A股箱体震荡底部,

“增援部队”拉抬效应凸显


年初以来,伴随春季行情的启动,北上资金持续“加码”,外资青睐的大消费和大金融表现最好;尽管二季度受到外部事件恶化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外资短期呈现净流出的避险行为,但整体而言,今年在金融开放十一条、三大国际指数扩容、取消QFII投资额度限制等红利下,外资配置A股步伐正不断加大,左右个股趋势力量也逐渐加强。


当前北向资金持续保持净流入格局,叠加A股主要股指重新回调至9月以来震荡箱体的底部,未来增量资金支撑拉抬作用将继续凸显。而作为投资者来说,在本次MSCI扩容生效进入10个交易日倒计时的背景下,不妨与外资一道逢低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