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CPI“破3%”,而猪肉价格仍在上升,市场对于通胀压力的担忧在加剧,这也是近期A股表现较为低迷因素之一。而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除了2007年,国内CPI超过3%期间,港股均跑赢A股。统计规律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胀对于国内货币政策宽松的掣肘,而港股所受影响较小。近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BP,香港金管局随后跟降,而市场对于国内央行降息的预期并未显著提升。虽是结构性通胀,但A股估值扩张受到显著影响。
从历史表现来看,当AH溢价接近历史高位时,往往对应着A股、港股表现的转折点。而今年以来,AH股溢价持续走阔,AH溢价指数从年初的118.47上升至131.58,而港股表现持续弱于A股,截至10月31日,A股上涨17.45%,而港股仅上涨4.11%,港股相对于A股的性价比在不断提升。
被称为“聪明资金”的南下资金,10月9日开始,连续17日净流入,金额达到190.26亿,而从5月份市场调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1502.88亿元。资金流入的背后,是港股低估值、高股息、不断深化的全球负利率格局以及港股严重落后于全球主要市场的客观现实。
整体来说,港股短期受中美贸易和本地社会事件影响较大,两者的改善对于港股来说是较为有利的条件,同时,相对于A股,港股受通胀上升的影响更小,叠加当前人民币汇率趋稳、AH溢价高位等因素,港股配置的性价比提升。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