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基金经理说:基本面正在触底

2019-04-02

亲爱的客官们:

我是富国10年国债ETF、富国丰利二级债等产品的基金经理陈斯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我对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些看法。


从领先的指标来看,中国的基本面正在触底。


在讲好事儿之前,先看看当前的情况。中国经济经历了过去一年的收缩,目前经济增速仍然在下探。工业企业利润在1-2月份更是明显下跌,盈利继续恶化。而支撑今年开年数据不那么差的大功臣——房地产投资在季节性因素消退后,很可能在3-4月份也出现下跌。



海外更是不乐观,上周五公布的3月德国制造业PMI,出现了2012年以来的新低,远低于市场预期。加之美债利率曲线也出现了2007年以来的首次倒挂,作为著名的“末日博士”,美债曲线倒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最终引发全球股市下跌,避险的债券价格大涨。


这么看来,似乎基本面很不乐观,A股的上涨真的仅仅是一场水牛?


 


我们认为,事情正在起变化。


国内来看,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先行改善的迹象。尤其是货币条件已经持续宽松了一年,信贷环境也在今年一季度有所好转,从历史领先性来推测,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企稳的概率较大。一些同步的高频数据,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发电耗煤量增速等,近期表现也好于预期。再加上贸易问题的改善,和财政政策的发力,这些因素共同提振了一季度的市场情绪,也决定了今年全年的股市环境,会明显好于去年。

海外的情况会比国内差一些。中国的货币政策从去年初就开始转向宽松,而同时美国仍在加息,欧洲仍在讨论缩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环境改善带来的提振,会早于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的基准利率仍明显高于零,政策空间比发达国家大很多。


不过,从去年底开始,随着美联储主席口风的变化,及市场随之的变动,海外金融环境也出现了改善,三月份的议息会议更是明确了这一转向,经济压力也随之减少。


比如,尽管德国制造业PMI下滑,但领先的ZEW经济景气指数已经触底回升,短期的库存调整过后,德国经济可能也会趋稳。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大周期上的衰退风险已经消失。

因为,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自08年来这轮复苏已延续超过十年,长度超过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复苏周期,美国的失业率已经降低到196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旦通胀水平回升,央行加快加息,下一轮衰退会加速逼近。


只是,短期内,尚未出现衰退的大风险点。美国居民部门的杠杆远低于金融危机时,全球较低的通胀水平,也给了各国央行更多的空间去缓慢调控货币政策。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利率的下行,美国对利率最敏感的房地产部门已经出现了先行改善。


所以,短期内,不必对海外那么悲观。


美债曲线倒挂确实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美债的期限利差,和美国的失业率,高度正相关。因为失业率的上升往往伴随着通胀上升,央行会逐步加息抑制经济过热,曲线的短端上移,最终导致曲线倒挂。过去债市曾准确预言了几乎每一次衰退,因而是当之无愧的“末日博士”。


不过,

这次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经验层面来讲,美债出现倒挂,到发生经济衰退,时滞往往有1-2年之久,再考虑到本轮复苏的速度非常缓慢,时滞可能会进一步拉长。而且,过去往往要曲线的70%都倒挂,至少也要看到10年与2年区段的倒挂,才有充分的信号意义,而目前只有3个月期这一小段出现了倒挂。


因此,短期内,衰退风险还没有那么近。


此外,从理论层面来看,美债曲线的结构也有一些变化,使得信号意义没那么强了。举个通俗的例子:


我们可以把美债收益率曲线想象成是一块三明治——由面包(利率预期)和午餐肉(期限溢价)两个部分组成。


❖ 过去,午餐肉很厚(期限溢价很高),当整个三明治被压扁的时候(曲线倒挂),面包一定是被压得非常非常扁(市场的利率预期非常差);


❖ 而现在,在多轮QE的影响下,午餐肉被削得很薄了(期限溢价很低),那当整个三明治被压扁的时候,面包可能就没过去那么扁了(市场预期没那么差)。


倒挂能否预言的衰退,其实是由面包扁的程度决定的。现在面包其实比以前要厚了,那是不是说明,衰退的信号意义没那么强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今年国内和海外的基本面都有触底的迹象,大周期上的衰退风险还没那么近。股市短期内积累了太强的风险情绪,可能会有调整的内生需要,但全年来看,股市应该是比债市更好的投资板块。 

陈斯扬

2019年3月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