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投资中的“追涨杀跌”,就是本届诺奖说的“赢家诅咒”

2020-10-19







今年是权益基金的大年,不少富二身边的小伙伴都开始学习投资基金。
 
面对市场中诸多繁杂的信息,不少投资者在基金交易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心理波动:明明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研判,有着预设的心理价位,却在市场震荡的过程中忍不住“追涨杀跌”;抑或早已下定决心要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却忍不住在牛市热烈的上涨氛围中频繁买入卖出交易,最终反而收获甚微;更有甚者高点买入当时被众人看好的产品,却长期被套牢,最终后悔不迭。
 
如何对抗投资者由于心理波动造成的“追涨杀跌”?上周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两位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者基于对于“ 拍卖理论(Auction Theory) 的改进和新型拍卖形式的发明”共获诺奖,斩获诺奖的 “拍卖理论” 或许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这种困境。






No
-Number-

01

何谓“拍卖理论”?


对于绝大多数人,这大约是第一次听到“拍卖理论”



“拍卖理论(Auction Theory)” 


即拍卖中寻找最好的竞争策略,从而提高分配效率的研究,属于经济学中博弈论的分支。

点击空白处学习“拍卖理论”


有人说,这是微观经济学的胜利:相较前些年多次获奖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拍卖理论”作为一个微观理论,显得“平易近人”许多;也有人说,这是一次回归传统的诺奖: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背景之下这个世界更需要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得以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理论。
No
-Number-

02

避免陷入“赢家诅咒


尽管是一种古老的买卖形式,拍卖在数字时代依然广为应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诸多活动中,大到土地艺术品等有形资产的拍卖,小到车牌广告位等无形资产的拍卖,都可以看到拍卖的身影。
 
本质上,拍卖是一种实现资源分配和价格发现的简单交易机制:竞拍者通过出价等方式展示实力,竞争少数“待价而沽”的稀缺资源,从而最终确定资源的分配和价格。
 
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竞拍者对于拍品预设的心理价位往往不同,且这个心理价位还随时可能因为他人的出价而动态得变化,竞拍者在竞得拍卖品的概率和出价之间不断衡量,最终难以做出理性的价格判断,因而往往造成 赢家诅咒(Winner’s Curse)”



“赢家诅咒(Winner’s Curse)” 


最后赢得拍品的买家,往往因为对于拍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出拍品实际价值的价格,最后收益反而为负。

点击空白处学习“赢家诅咒”

 
而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大的贡献, 恰恰在于解决了“赢家诅咒”:通过设计了全新的“多轮同步加价拍卖形式”,充分考虑了拍卖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令机制尽可能透明化,不仅可以鼓励竞拍者尽可能广泛参与拍卖,也能够帮助拍卖者通过新的拍卖机制,将手头的拍品拍出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实现买卖双方资源的最佳分配
No
-Number-

03

投资中也存在“赢家诅咒”

 
某种意义上, 投资基金也可以被理解为参与一个双边拍卖市场
 
股票交易的过程之中,证券商接到客户委托之后填写委托书,并通知身在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执行委托。鉴于买入卖出证券的客户往往不只一家,经纪人们通过双边拍卖的方式在交易所里进行交易。
 
相较于一般拍卖一个卖家面对诸多买家,双边拍卖之中,是若干卖家面对众多买家,因而竞争不仅存在于买者之间,也存在于卖家之间,只有当买家报出的最高价匹配卖家给出的最低价时,交易方可成交。
 
因而投资者在基金交易过程中难免出现的“追涨杀跌”的心态,便类似于拍卖中竞拍者的心理: 尽管心中有着预设的价位,却难免受到其他竞拍者(投资者)以及现场拍卖气氛(外围市场)变化的影响,最终做出不合理的价格判断,陷入投资中的“赢家诅咒”。
No
-Number-

04

如何对抗投资中的“追涨杀跌”?


无论是投资中的 “追涨杀跌” ,还是拍卖中的 “赢家诅咒”,本质都源于未能隔绝外界的杂音,情绪心理出现变化,最终造成不理智的判断和行为
 
所以对有些拍者来说,支付的并非拍品价格,而是支付了自身情绪的对价。
 
竞拍者在热烈气氛中忍不住喊出更高的价位来竞争拍品,是因为当他们想得到那个拍品的时候,只能感受到别的买家的争抢,而忽略了此起彼伏的喊价声后可能只有少数的几个竞拍者看好拍品,大多数沉默的人可能觉得价位已经超过了合理的心理预期。同样,当人们想购买某个题材的基金时,只会听到市场追捧的喧闹声,而不会听到看淡的意见。 事实上,当下基金市场之中热门的投资主题有消费、医药、科技这些自去年以来一直表现不错的主线,其他很多板块只是昙花一现的短期行情,只是叫好声远甚于实际表现。

如果说斩获诺贝尔奖的“拍卖理论“通过设计全新的拍卖交易方式,从机制层面建立了一个尽可能透明化的环境,从而减弱了拍卖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竞拍者造成的种种杂音,使得更多人愿意理性参与拍卖并从中获利。那么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 若是想要规避”追涨杀跌“的不理性心理便要学会适时隔绝市场中某个板块题材短期上涨一类引发情绪变化的消息, 既要了解为什么上涨,也要倾听反面意见,不要被单方面信息所左右。 如果以个人之力难以判断,那就追随看好的机构投资者或基金经理, 或可以对投资做出更为理性的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