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创业板指不要太抢眼,虽身为宽基,但论弹性、论涨幅、论路人好感度,丝毫不输于科技医药这些热门行业。富二做了个统计:
今年创业板指涨了23%,足足甩了前两年的明星指数——上证50指数3条街(此处假设每条街的收益率为10%)(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年6月15日)
同时,这个收益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且远超第3。
想要增强业绩,先要归纳今年创业板凭什么这么强。最简单的,我们可以从行业层面找找原因。
仅从创业板指的行业分布上看,创业板指简直约等于医药+科技,最多再加个传媒:
5月底,创业板指持有的100只股票中:
32%来自于医药
12%来自于传媒
38%的股票分布在电子、计算机、电气设备这类泛科技行业。
这三大行业板块的总权重达到82%。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截止日期:2020.5.31
客官们细细品品,这些行业,今年是不是曝光度十足?是不是传说中的2020最强行业?
富二都已经为创业板指想好了年度颁奖词:
“创业板指凭借自己的押宝实力,重仓配置的行业均有不俗表现。其最看好的医药生物板块,以15%的收益优势大幅领先第二名。
从前几年的风险高发地、到今年的涅槃,创业板指演绎了最好的蜕变。”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如果客官们认为以上分析仍然不够明确,富二此处也做了一个业绩归因。结果表明,今年创业板指24%的收益中:
13.4%来自于医药行业
3.7%来自于电气设备(通常理解下的新能源)
2.9%来自于传媒
2.8%来自于计算机
……
而农林牧渔、有色则分别贡献了1.9%、0.3%的负收益。
我们不妨开个脑洞,既然创业板指约等于科技+医药,且农林牧渔、有色还是拉低创业板收益的症结,那配置创业板指的客官们,为什么不直接选择买科技+医药呢?
我们不妨来做个业绩回溯:2014年以来,如果等比例配置中证科技50指数+医药50指数,并将收益与创业板指进行PK,结果如何?
结论如下:
2014年以来,组合收益率为167%,创业板指收益率为70%,增强收益将近100%;
除了2015年最牛市时期,组合的弹性弱于创业板指外,其他时期组合基本具备优势;
有效降低了2017年因商誉减值风险带来的回撤。
图:科技50+医药50组合相对创业板指增强收益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统计日期:2014.1.1-2020.6.15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过去,我们最后再来展望一下未来:
创业板的定位是扶植创业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也因此,创业板指的行业分布才会呈现医药+科技+传媒的特征。
未来创业板注册制实施,富二认为,医药、科技等板块在创业板的权重,大概率会继续提升。
从美股经验来看,无论是医药还是科技,都是大牛股聚集的地方,因此,简单配置医药龙头+科技龙头,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有效提升创业板指收益的最无脑策略呢?
科技
场内:科技50ETF(515750)
场外:科技50ETF联接(008749)
医药
场内:医药50ETF富国(515950)
场外:富国医药增强指数基金(16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