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仍在底部区域,但对市场可更为乐观。首先,无论从市场估值、风险偏好、交投情绪等指标看,市场都已至底部区域,底部区域的市场对利好的反应更为积极;其次,长假不确定性消除叠加地产、PMI等释放经济企稳信号,资金买入的意愿更足;再次,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大多收涨,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对A股有乐观传导。
A股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沪深300指数估值已经跌破4.27低点。从估值看,沪深300指数估值11.19倍,处于2011年以来27.90%分位,已经跌破4.27的估值低点。从股权风险溢价看,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也高于4.27的水平。从交投情绪看,9.30的A股成交额降至0.56万亿创1年新低,2011年以来,每一轮市场见底都伴随市场缩量,底部区域的“地量”是市场见底的必要条件。
长假不确定性消除,叠加松地产、PMI重回扩张,经济企稳或推升资金买入意愿,节后市场反弹在望。9月PMI自6月后重回扩张区间,指向经济经历7、8月疫情、限电等扰动后逐步“重拾”复苏,或推动市场的反弹行情。但PMI重回扩张,以生产端推动为主,需求仍弱,需关注10月经济能否持续复苏。9月PMI为50.1,重回扩张,其中以PMI:生产51.5推动为主,与需求相关的PMI:新订单仅为49.8。
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先扬后抑,但整体收涨,对A股有乐观传导。长假前期由于加息预期减弱,全球股市大幅反弹,但长假后期,由于美国就业市场表现超预期,加息预期重新升温,叠加俄乌地缘冲突有升级风险,海外市场有所回调,但除俄罗斯RTS指数收跌外,全球主要指数均收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9.28贬至7.2后逐步反弹至7.1,人民币汇率企稳有助于提振A股风险偏好和稳定北上资金的净买入。
疫情或是10月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而三季报是10月市场最大的确定性。一方面,国庆长假人员流动增加,导致全国新增感染人数增加,若10月的疫情超预期,或压制经济复苏预期。另一方面,三季报披露在即,10月上旬绩优公司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是市场关注重点,“聚焦业绩”或是10月确定性来源。
市场已到底部区域,长假后市场确定性提升,叠加经济企稳、海外上涨的利好,当前对A股或可更为乐观。
行业配置:
一方面要着眼长期,关注业绩成长性强、基本面景气度的成长板块机遇。其次在市场情绪较 差时,配置高通胀、疫后复苏板块以降低波动。
成长板块:着眼长期布局,在地缘博弈升温时,特别关注自主可控相关的半导体、军工等成长 机会,在底部区域逐步布局储能、光伏(设备)、风电(海风)等长期成长性较佳的行业。
高通胀板块:受益于全球通胀、能源通胀相关的煤炭、石油石化、油运行业可逢低配置,最大 程度分享潜在高通胀延续的机遇。
疫后复苏板块:整体反弹力度较小有补涨动能,且受益 CPI-PPI 剪刀差缩窄,利好利润向中 下游分配的主要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等行业,以及受益于医疗投资规模提升、中国企 业出海和带量采购影响较小的医疗器械行业。
目录
◆ 1 、市场展望探讨
◆ 2 、行业配置思路
◆ 3、本周市场回顾
(一)市场行情回顾
(二)资金供需情况
◆ 4、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Part 1
市场展望探讨
当前市场仍在底部区域,但对市场可更为乐观。首先,无论从市场估值、风险偏好、交投情绪等指标看,市场都已至底部区域,底部区域的市场对利好的反应更为积极;其次,长假不确定性消除叠加地产、PMI等释放经济企稳信号,资金买入的意愿更足;再次,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大多收涨,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对A股有乐观传导。
A股已经进入底部区域,沪深300指数估值已经跌破4.27低点。从估值看,沪深300指数估值11.19倍,处于2011年以来27.90%分位,已经跌破4.27的估值低点,底部信号更为明显。从股权风险溢价看,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也高于4.27的水平,指向股票性价比进一步提升。从交投情绪看,9.30的A股成交额降至0.56万亿创1年新低,2011年以来,每一轮市场见底都伴随市场缩量,底部区域的“地量”是市场见底的必要条件,当前成交额回落表明底部进一步夯实。
长假不确定性消除,叠加松地产、PMI重回扩张,经济企稳或推升资金买入意愿,节后市场反弹在望。国庆长假的不确定性消除,有助于资金回流权益市场。9.30针对地产的个税减免和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进一步“松地产”,而9月PMI自6月后重回扩张区间,指向经济经历7、8月疫情、限电等扰动后逐步“重拾”复苏,或推动市场的反弹行情。
PMI重回扩张,但以生产端推动为主,需求仍弱,需关注10月经济能否持续复苏。9月PMI为50.1,重回扩张,其中以PMI:生产51.5推动为主,与需求相关的PMI:新订单为49.8,显示9月经济企稳的基础仍不牢靠,仍要关注10月经济复苏力度,若经济未能持续复苏,市场或重回调整。
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先扬后抑,但整体收涨,对A股有乐观传导。长假前期由于加息预期减弱,全球股市大幅反弹,但长假后期,由于美国就业市场表现超预期,加息预期重新升温,叠加俄乌地缘冲突有升级风险,海外市场有所回调,但除俄罗斯RTS指数收跌外,全球主要指数均收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9.28贬至7.2后逐步反弹至7.1,人民币汇率企稳有助于提振A股风险偏好和稳定北上资金的净买入。
疫情或是10月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而三季报是10月市场最大的确定性。一方面,国庆长假人员流动增加,导致全国新增感染人数增加,若10月的疫情超预期,或压制经济复苏预期,弱化9月PMI重回扩张对市场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三季报披露在即,10月上旬绩优公司的三季报业绩预告是市场关注重点,“聚焦业绩”或是10月确定性来源。
市场已到底部区域,长假后市场确定性提升,叠加经济企稳、海外上涨的利好,当前对A股或可更为乐观。
Part 2
行业配置思路
行业配置上,一方面要着眼长期,关注业绩成长性强、基本面景气度的成长板块机遇。其次在市场情绪较差时,配置高通胀、疫后复苏板块以降低波动。
成长板块:着眼长期布局,在地缘博弈升温时,特别关注自主可控相关的半导体、军工等成长机会,在底部区域逐步布局储能、光伏(设备)、风电(海风)等长期成长性较佳的行业。
高通胀板块:受益于全球通胀、能源通胀相关的煤炭、石油石化、油运行业可逢低配置,最大程度分享潜在高通胀延续的机遇。
疫后复苏板块:整体反弹力度较小有补涨动能,且受益CPI-PPI剪刀差缩窄,利好利润向中下游分配的主要是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等行业,以及受益于医疗投资规模提升、中国企业出海和带量采购影响较小的医疗器械行业。
Part 3
本周市场回顾
上周指数延续震荡,市场情绪整体低迷。上周美债收益率突破4%,紧缩担忧升温,压制全球股市。人民币汇率企稳对市场构成支撑,但受海外大跌和节前做多情绪较弱压制,市场维持震荡行情。30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重回7.1关口,汇率企稳对A股有乐观传导。但隔夜海外大跌,美股再创8月以来调整新低,叠加长假前资金做多情绪有限,市场高开低走,表现较弱。
(一)市场行情回顾
近一周,上证指数下跌2.07%,创业板指下跌0.65%,沪深300下跌1.33%,中证500下跌2.98%,科创50下跌2.24%。风格上,消费、金融表现相对较好,周期、成长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医药生物(4.48%)、美容护理(3.51%)、食品饮料(3.23%)、商贸零售(-0.32%)、社会服务(-0.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国防军工(-8.08%)、有色金属(-7.27%)、石油石化(-5.8%)、钢铁(-5.67%)、汽车(-5.31%)。
本周医保局表态对于创新器械暂不集采,叠加期卫健委出台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医药板块收益领涨。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医疗器械(11.02%)、医疗物资出口(5.16%)、仿制药(5.15%)、医药商业(3.96%)、食品加工(3.73%);表现相对靠后的是锂电负极(-8.8%)、航母(-8.8%)、大飞机(-8.23%)、锂矿(-8.18%)、近端次新股(-8%)。
(二)资金供需情况
资金需求方面,本周一级市场规模有所增加,限售股解禁压力下行,重要股东减持。本周一级市场资金募集金额合计450.44亿元,较上增加15.94% ;结构上,IPO募集232.43亿元,周环比增加21.45% ;增发募集218.01亿,周环比增加10.6% 。本周限售股解禁规模合计1658.5亿元,周环比增加72.46% ,根据目前披露的数据,预计下周解禁规模约329.7亿元,解禁压力有所下行。本周重要股东减持110.96亿元,上周减持67.37亿元。
资金供给方面,本周基金发行增加,北向资金净流入。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58.38亿元,较上周增加195.17% ,其中沪股通净流出44.08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4.3亿元。本周新成立股票型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合计88.04亿份,环比增加207.18% ,显示基金发行火热。本周开放式公募基金份额较稳定,其中股票型份额几乎保持不变为18279.15亿份,混合型份额几乎保持不变为40199.48亿份。
Part 4
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日富一日 底部区域 把握机遇-
节后反弹布局什么行业?欢迎各位客官留言分享对于市场的观点~
留言被精选且点赞数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将奖励10元话费给到客官~!
本活动截至2022年10月11日17:00结束,最终解释权归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