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券市场再度飘来悲观的阴霾。截至11月16日,10年期国债期货11月份以来下跌1.9%,2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6%,中债综合净价总指数下跌0.91%,债券基金指数相对抗跌,仅下跌了0.39%。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发表致投资者的信,努力控制回撤。(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11-16)
历史上,债券市场这种烈度的调整并不少见,但不同的是,这一轮调整发生在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之后,众多风险等级为R1或R2的投资者首次直面净值亏损而赎回并引发悲观情绪的放大。
首先,从基本面来看,尽管三季度经济出现积极修复,但 10 月份经济数据依然较弱,无论生产还是需求的复苏并非一番风顺,“稳增长”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主题词。
其次,无论是CPI还是PPI,近期均出现一定的通缩压力,客观上更容易形成对利率的压制,而不是推动利率上行的动力。
第三,从金融条件来看,“宽货币”向“宽信用”的扩张依然不畅,需要资金面的持续接力。
第四,本轮回调和 2016年底不同,当初债券市场杠杆水平整体较高,去杠杆压力巨大;而本轮债券回调之前,众多投资者对于利率波动已有预期,整体配置的久期相对更短,这从回购市场隔夜品种占比一度达到 90%以上可见一斑。
随着市场回调,债券市场短端交易相对拥挤的情况逐渐消化。如果没有本轮调整,明年的债市或许犹如螺蛳壳里做道场,越走越逼仄;而经过本轮调整之后,未来的债市有望如长江穿过三峡,越走越开阔。
债券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往往来得迅猛,走得悄无声息。尽管债券作为一类稳健的投资产品,依然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价格和收益率的波动,但每一轮当下的回调,都是留给未来的空间。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