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元宇宙”能处不?!消费电子每一次创新,开启的都是大的产业周期

2022-02-16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PC、智能汽车、AR和VR等设备的创新迭代,人类的生活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在这个时代,5G、互联网和计算机三大技术相互融通,在民用和商用领域,催化出全方位智能化的众多产品和服务。消费电子板块作为未来的主流,将怎么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否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的下一个增长动力?这篇科普贴,客官随富二一起展望、畅想下未来世界。



从过去20-30年的发展来看,电子行业基本呈现以10年为周期的技术迭代。新一轮周期的开启,往往带来硬件行业5-7年快速成长,此后3-5年进入平台期,但用户的积累也使得软件及应用的红利得以持续释放。


从产业链构成来看,消费电子产品所处的位置偏下游,产业链的中游是半导体芯片、显示面板、摄像头等电子零部件,最上游则是电子设备、电子材料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消费电子的承载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21世纪初期的桌面互联网时代,消费电子的主要形态就是PC、MP3等。


◆  到了2010年,iPhone 4的推出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主流的消费电子开始转变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2014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智能手表、TWS耳机(以AirPods为代表)等产品的快速增长,汽车电子也开始崛起。


◆  智能手机在迎来爆发之后,于2017年开始进入平台期。


展望下一个十年,在万物互联时代,5G+AI周期深化,汽车电子、智能家居、AR/VR等新应用也有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迎来爆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消费电子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大级别的行情通常与产品创新周期有关。




“元宇宙”这个概念,客官应该不陌生了。此前,富二也专门和大家详细唠过→_→元宇宙?伪科技?真未来?


作为备受全球科技行业瞩目的新风口,元宇宙的部分核心技术逐步落地,并初步得到商业化应用。不往远看,就说最近虚拟人物登上跨年晚会的舞台;NFT(非同质化代币)亦即数字藏品,变成品牌营销“标配”;腾讯推出XR(拓展现实)新业务,集结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于一体……云宇宙热度只增不减。


虽然,元宇宙究竟是不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如何打造元宇宙体系?元宇宙能否充分回归解决现实问题的本位?仍存在不小的争议。不过,根据2月14日第三方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到了2026年,将有25%的人每天至少在元宇宙中工作、购物、学习、社交或娱乐一小时。随着VR、AR等硬件技术日臻成熟,科技力量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之中,也未尝不能汇聚成河、改变世界。


划重点:VR 是元宇宙硬件入口,VR/AR技术在近眼显示、内容制作、网络通信、渲染计算、感知交互等层面,为“元宇宙”提供不断成熟的新型硬件计算平台技术支撑。


随着软硬件成本门槛大幅降低、产业资本与政策集聚、大众视听交互需求不断进阶,XR不断演进。2020-2021年起,行业在终端设备方面适配场景与功能定位体系日益清晰,内容应用方面题材形式日趋成熟,网络平台方面伴随5G助推打破原本单机版小众化的产业发展瓶颈。


未来,随着5G终端的规模普及,云化虚拟现实终端有望呈现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XR技术的发展是实现元宇宙实时真实特性,打破次元壁、提升沉浸感的关键。



如果对2021年的A股市场做个复盘,会发现新能源汽车无疑是贯穿整年的市场主线。从上游的锂、钴、镍、稀土等有色金属原材料,到中游以电机、电池和电控为核心的各种零部件制造企业,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及运营商,都在盈利修复和估值抬升的双重契机下,上演着α和β的同频共振,在资本市场中贡献了喜人的涨势。


不过,当我们谈到“汽车电子”时,除了汽车电动化趋势,还须紧密关注汽车智能化机遇。据车云网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智能联网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近42.64万辆,同比增长125%,环比增长35%;单月(12月)渗透率接近20%,与新能源汽车不相上下,未来将有进一步提升。


另外,从供给端来看,截至2021年12月,市场上共有216款智能联网新车,在所有新车中占比超过23%(数据来源:车云,截至2021年12月)。随着汽车厂商转型进程加快,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扩大。


当“汽车”的含义和功能亟待突破“单纯的交通工具”这一限制,从而拓展到更智能、更聪明的生活“第三空间”,汽车的智能化变革风起云涌、领衔产业重塑,备受资本市场的瞩目。


划重点:相较传统乘用车,电动车的智能化程度更高,在电动车成本中汽车电子占比达20%。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趋势确定,电动车对于核心零部件设计及功能需求逐步与手机趋同,对于汽车消费电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CIS是自动驾驶的“眼睛”,国内厂商市场份额占比高,未来有望充分受益。



“过去10年属于智能手机”。诚然,遥想2010年苹果发布iPhone 4,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于“手机”的认知和消费习惯,至今仍是经典。此后,智能手机产业链迎来长达十年的“黄金发展期”,配备多样功能的各色机型纷至沓来,4G手机如今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智能手机市场也趋于饱和。


虽然高速发展期已过,但技术的结构性升级仍然值得关注。伴随着5G技术的普及,折叠屏的创新形态手机横空出世,吸引手机巨头入局,5G手机换机潮所释放的增量不容小觑。


划重点:2010至今的高速发展期已过,关注技术结构性升级(光学、屏幕等)。折叠屏手机产品逐渐迭代成熟,手机形态有望迎来重大变化。


AIoT


AIoT于2018年风靡一时,目前已经成为不少互联网大厂和老牌制造企业竞相布局的对象。如此“兵家必争之地”,客官不妨了解一下:这个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词汇,其实并不难理解。


AIoT=AI+IoT,是由人工智能技术(AI)与物联网(IOT)相结合而成的智联网。


 ●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借助于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T2T)、人到物品(H2T)、人到人(H2H)之间的连接。


●  课代表富二概括下,任何人、物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近年来,愈发流行的无人便利店、共享单车、可穿戴医疗设备、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与服务,其实就是物联网在零售、交通、医疗、家居等方面的生动应用~


◆  那么,在物联网基础上提出的AIoT,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参考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可见,在AI技术渗入生活各方各面、深刻改变世界的当下,人工智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无愧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当AI遇到IoT,也就给物联网中的每一个物体赋予了“AI”的能力。打个比方:人工智能就像是大脑,致力于处理和分析不计其数的海量数据,并从中找出规律,据此作出合理、精准的预测;物联网则像是神经末梢,负责感知、搜集与反馈信息。AI的加入,有望使物联网从原先简单的“物联”上升到万物数据化、智能化互联,促成形式更高级的智能化生态体系。


划重点:消费物联网是AloT的主要应用领域,智能家居场景率先落地,而AloT核心是智能和控制芯片,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正当时。



最后,富二来个总结。每一次的科技创新,都在重塑行业业态的同时,带来了新兴的产业需求。消费电子板块融合了消费属性与科技创新,以消费为矛,以创新为盾,以期用产品升级促活新型需求,亦有望反向倒逼行业的创新智造。元宇宙、汽车电子、智能手机、AIoT这四大关键词,客官您Get了吗?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