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女神节,来跟大家聊一点不一样的话题~
在2022年女足亚洲杯上,中国女足挽狂澜于既倒,最终夺冠,也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女人似水,微则无声,巨则汹涌。
事实上,在投资中,女性不仅撑起半边天,而且赚钱能力更胜一筹。
先来看三组研究:
研究一:国内女性投资者更有耐性!
《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显示,不论是盈利人数占比,还是平均收益率,女性都比男性高,背后的核心原因是女性比男性在投资上更具有耐性。
据统计,女性的平均交易频率为2.57次/月,低于男性的3.08次/月。而交易频率是影响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交易次数越多,盈利情况往往越差,如果能“管住手”,减少交易次数,收益水平就能明显提升。
表1:男性客户与女性客户的平均收益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统计区间为公司成立以来至2021年3月31日。平均收益率为客户收益率的简单算术平均。
图1:不同月交易频率的客户平均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统计区间为公司成立以来至2021年3月31日。注:单客户交易频率数据计算公式为总买卖基金次数/(最后一次买卖日期-首次买入日期)*365/12。
研究二:国内女性基金经理业绩更稳健!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国内女性基金经理的占比仅26%,但从人均管理规模看,女性基金经理在2018年后逐渐超越了男性基金经理。
难道是大家更愿意把钱交给女性基金经理管?
图2:基金经理的人均管理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答案或许并非完全如此。因为女性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多以“债券型+货币型”为主,合计占比达74%,而两类产品的“大体量”属性也自然使得女性基金经理的人均管理规模更大。
但若是按“偏债型”和“偏股型”两个维度来评价男女基金经理长期业绩及其稳定性,可以发现,女性基金经理的“稳健”特质或是她们“备受青睐”的核心。
从近十年年化收益率看,男性基金经理的偏股型业绩优于女性基金经理,而偏债型业绩恰好相反。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偏股型还是偏债型业绩,女性基金经理的夏普比率整体更高,这也是意味着其管理的基金业绩更稳健,而投资者也能拥有更为舒适的持有体验。
表2:男性和女性基金经理的业绩对比
注:业绩指数是根据基金经理任职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以规模加权方式拟合基金经理指数后,计算指定区间的业绩回报;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研究三:美国女性基金经理业绩更出色!
高盛在202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的公募基金业,女性比男性基金经理的业绩更为出色。
具体结论有以下三点:
◆ 第一,女性基金经理更能战胜业绩基准。在女性管理的基金中,有43%今年表现超过了业绩基准;而男性管理的基金中,只有41%的表现优于基准。
◆ 第二,经波动率调整后,“全女班”基金经理的基金回报率中位数,相比“全男班”高出一倍以上。
◆ 第三,自疫情“砸坑”以来,48%的女性基金经理产生了alpha,而男性基金经理只有37%。
根据高盛的研究,核心原因或是女性管理的基金产品更能经住市场的波动。
结论:女性天生是很好的投资者!
这三个研究共同指向一个点,那就是女性投资者的某些特质的确很适合投资,比如耐性、稳健性、钝感力等。巴菲特也曾说过,“女性天生是很好的投资者”。
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仅需要理性的分析而且需要敏锐的感知,而女性的细致入微也让她们有了不一样的优势。其次,相对于男性,女性不会过于冲动交易,这种“钝感力”也是投资赚钱的一个很重要来源。因为股市本就是人性的放大器,保持一定的“钝感”才能不被情绪所左右,才能更好地穿越市场的波动。
所谓“钝感力”,就是指迟钝的力量。拥有顿感力的人不会对外界信息过于敏感,能够自我过滤掉噪音,达到“过尽千帆皆不是”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界。
劳安·洛夫顿作为巴菲特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著有《巴菲特像女人——颠覆常识的性情投资心理学》一书,他从心理学角度挖掘了巴菲特成功的秘密,也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他认为巴菲特的成功是在于其拥有女性投资性情。
劳安·洛夫顿指出,女性投资者有以下特点:
❖
她们是从长期的角度来思考,比男性交易频率低。
❖
较少自负现象。
❖
比男性投资者更厌恶风险。
❖
不那么乐观,因而也就比男性投资者更脚踏实地。
❖
在潜在投资项目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察每一个角度及细节,同事也会考察替代性观点。
❖
更不易受同辈压力影响,且通常不管谁在观察她们还是会做出相同的决策。
❖
从自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
她们不愿意冒大的风险,进而也不会引发那么极端的市场波动。
虽然以上是对女性投资者的画像,但也是一位优秀价值投资者需要拥有的八大特质。无论你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习得这些“长期致胜”的投资心态。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