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A股磨底期,基金怎么投?

2022-04-15

年初以来,市场震荡下行,不少投资者感慨“跌麻了”。在这样的情境下,所有的悲观情绪都应得到理解,但过去的都是沉没成本,更关键的是情绪过后,行动上可以做些什么,从而有望让预期结果改善?答案则是三部曲:判断形势—做好对策—操作可为。

1)经过1个多季度的调整,多项指标显示,市场基本步入到一个相对底部的区域;

2)短期在疫情冲击和美联储货币收紧的扰动下,市场仍在“磨底期”;

3)“磨底”期也是“自救”和“播种”的窗口期,尽管过去的历史数据显示,即使“躺平”也终会“解套”,但“自救”会让结果更好,“播种”则会让收获更为丰盛;

4)“自救”和“播种”对应的操作应是易于实践的,既要理性又要顺人性。定投,则是考虑人性和理性的最优解。 


草木之长,不见其有予而日修,“投资日益也似之”。“磨底”期或磨人心态,但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结果顺理成章。


判断形势,市场短期仍在“磨底期”


经过1个季度调整,很多指标显示,市场基本步入到一个底部的区域。从估值层面看,当前全部A股的估值中位数为29倍,与过去4轮历史大底的平均估值水平相当;从情绪面看,新增投资者、新增开户数或者基金销售份额的同比增速都处于“冰点”水平。


向前看,市场在多重扰动下,短期仍在“磨底”的过程中:一是国内疫情的持续扩散使得短期基本面进一步承压;二是美联储2季度缩表预期的演绎在流动性层面对市场有所压制。走出底部区域的重要信号则在于:信用扩张(地产数据的变化是一个较好的关注点)推动企业盈利触底回升。当前“稳增长”政策正在积极发力,随着后续疫情好转,有望在年中或者下半年达成。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4-15


即使“躺平”也终会“解套”,但“自救”和“播种”会让结果更好


过去的历史数据也显示,即使是非常不幸买在了最高点,“躺平”持有下来也终究会“解套”,收益也并不差,年化收益基本在7.5%以上。背后的原因则在于:尽管市场一波三折,但波折过后,偏股基金指数一直在迭创新高。自2003年12月31日以来(指数基日),偏股基金指数累计上涨约919%,年化收益约14%。


但如果在市场相对模糊的底部区域,积极“自救”或是提前“播种”,解套时间会缩短,收获也会更加丰盛。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4-14


要理性也要顺人性,定投是最优解


通过“后视镜”回溯历史,一切都可以是顺理成章,但真的身临其境时,每个人都很难做出理性但不顺人性的操作。投资亦是如此,只有既理性又顺人性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04-14


定投是“磨底期”“自救”和“播种”最好的方式,我们无法做到的是:精准抓住底部,并满仓投注;我们能够做的是:在一个相对模糊的底部区域,边打边看,分批投资,当走出底部区域时,保持自己在场,享受市场反弹时的收获。


一方面,从情绪层面看,定投是分批投资,即使市场短期会波动,投资情绪也不会过度慌乱;另一方面,从效率来看,模糊的底部区域为积累低位筹码提供了时间和机会。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在过去的几轮历史高点回撤20%后开启定投,持有至今均能获取不错的收益,而如果在前期市场高点逐步止盈的话,效果更佳。


表1:市场下跌,遇见定投的“长坡厚雪”

数据来源:wind,表格数据截至2022.4.8,测算标的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月定投)。定投计算公式M=[(a1/指数点位+……+an/指数点位)*定投截止日指数点位-a*n]/a*n。其中,M为定投收益率,a为定投金额,n为定投期数。注:以上仅为指数模拟收益测算,不预示未来情况,仅用作分析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