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做好投资,可以抄的作业并不多,但是有一项“作业”,富二觉得是值得密切跟踪的,那就是FOF基金买入公募基金的数据。FOF基金经理,作为既具备资产配置能力、有具有基金筛选能力的“专业买手”,他们的年度答卷,还是值得一看的。2021年专业买手买入了哪些基金?它们在富国基金作了哪些布局?在本文中富二将一一为客官摊开答卷。
随着2021年年报数据的披露,客官们肯定对自己所持有的基金在2021年的业绩表现、持仓情况、基金经理年度观点有清晰的了解。富二通过整理各家年报数据,也发现了一组惊喜的数据:基金公司获公募FOF资金流入TOP10中,富国基金位列第二,富二家旗下公募产品被FOF持有的市值近百亿元,达98.69亿元(剔除本公司FOF基金所持有的基金市值)。(注:数据来源于基金年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在过去的一年,富二家的产品再度成为FOF这一专业买手青睐的“香饽饽”。FOF基金,具备分散风险、力求低波稳健的特点,在近年来的震荡市中,特别受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据wind数据,截至3月31日,FOF产品数量为371只,总规模达3407.44亿元。
不同的FOF产品,会根据它的风险收益特征,在A股全市场数千只基金中,选出优质的基金构建FOF产品组合。因此,被FOF产品选中的基金,都是专业的FOF基金经理“百里挑一”,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质基金。
2021年,富二家哪些基金成为“专业基金买手”的心头好?统计数据发现,富国家被专业买手青睐的基金共有81只(A/C份额分开计算)中,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的基金达15只,持仓总金额超87亿元;被投产品类型既包括固收类,也包括主动权益、量化,专业买手在相中富国基金固收产品稳健的特质外,也布局了许多均衡型的主动权益产品,以及具备指数增强策略的量化产品。
富国基金FOF持仓市值TOP15
注:数据统计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其中,最受FOF青睐的三大产品富国信用债(000191)、富国产业债(100058)、富国天利(100018)均是富二家旗下固收及固收+产品的代表作,这三个基金的基金经理均包括富国固收投资的灵魂人物黄纪亮,其中,富国天利由黄纪亮单独管理,富国信用债由黄纪亮、吕春杰共同管理,富国产业债由黄纪亮、武磊共同管理。被FOF选中的固收产品还包括富国泓利纯债A、富国新天锋、富国投资级信用债A、富国纯债AB等。
被公募FOF青睐的固收及
固收+产品近1年业绩表现
注: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被专业买手青睐的主动权益产品则包括孙彬管理的富国新机遇(004674)和富国价值优势(002340)、汪孟海管理的沪港深行业精选(005354)、曹文俊管理的富国转型机遇(005739)、张啸伟管理的富国美丽中国A(002593)、王园园管理的富国消费主题A(519915)。
量化增强产品上榜的分别是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100032)、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161017)。
被公募FOF青睐的主动权益产品、
量化产品近1年业绩表现
注: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如表所示,被专业FOF青睐的产品, 在过去一年都有非常不错的业绩表现,绝大部分的产品具备较好的超额收益。
不得不说,用后视镜观看,专业买手选基金的目光确实是非常精准的。
在震荡市中,如果既要分散风险、又要获得预期的绝对收益率,不妨跟专业买手学几招:
◆ 1、根据自身资金配置需求、资金流动性及风险承受能力,多元考虑固收、权益、量化三大类;
◆ 2、固收基金怎么选?首选固收投资王牌或者领军者,其次可以多多参考资深固收投资经理的产品,兼顾固收、固收+;
◆ 3、主动权益基金怎么挑?市场波动加剧情况下,不妨重点关注严控风险回撤、善于均衡策略的基金经理。
◆ 4、量化类的产品怎么选?选契合市场风格的主题指数,多多关注指数增强策略,细细研究既往表现,看看是否确实相对指数有增强功底。
富二摊开的这份答卷是否适用2022年的投资策略,客官们不妨多多考虑。同时,富二也欢迎客官在文末留言分享接下来二季度的基金投资配置思路。
留言被精选且点赞数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将奖励10元话费给到客官~!
(提示:请客官直接在本篇文章评论区留言回复哦,不要留手机号码,获奖后小编会在后台通知大家的,届时提供手机号码即可~)
本活动有效期截至2022年4月15日18:00,最终解释权归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和数据不预示未来,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