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近日富二和小伙伴茶余饭后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不外乎这几天刷屏的某则视频了。
无论是主人公平凡而高贵的经历,还是故事平实而动人的叙述,抑或创作者面对陡增的关注时“起于线上,止于相忘,渺渺神交一场”的答复,都仿佛夏日一阵沁凉的雨,浇灭了心中的烦躁。
与其说是治愈“精神内耗”,倒不如说是让现代忙碌生活中的人们停下脚步,思索起如何勤恳踏实,努力活出生命的价值和本色。
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也都不乏这样老老实实,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人。
回归现实,今天富二想在推文中和各位客官聊一个平日鲜少谈及的话题:规模。
熟悉富二家的客官想必了解,富国权益投资团队除了“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个性、长期回报”的投资方针,还有一则自始而终秉承的投资理念,即不以规模为导向。
诚然,除去产品业绩,规模也许是衡量一位基金经理最直观简明的指标,与此同时,管理规模也和市场风格、基民认可度、基金经理能力圈等因素息息相关。
伴随近期二季报出炉,富二也统计了下自家在管规模百亿上下的权益基金经理,发现了几处共性。
富国百亿基金经理群英榜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仅统计权益基金经理。
从业久,平均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4年
记得之前看到客官在推文下方留言,说富二家的基金经理随手拿出一个,都是从业经历超10年的“老手”了。
可不是嘛,这十位管理规模百亿上下的基金经理,不仅平均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4年,单独个人的证券从业年限也都超过了10年。
这其中既有专注管理一只基金十余载的公募老将,富国天惠基金经理朱少醒博士,深耕港股投资,业内港股投资经历最丰富基金经理之一的“港股老大哥”张峰;也有卖方转行买方后,由富国投研平台培养的“中生代”基金经理王园园、厉叶淼、张啸伟等;更有完整职业生涯皆在富国,拥有纯粹富国投研“基因”的杨栋。
以长期维度考核,从而追求长期回报
富二刚才提到的“不以规模为导向”的投资理念其实还有下半句,即“不押注某一行业”。
持有富二家基金产品的客官想必也有感触,除去专注行业投资的主题基金之外,富二家基金鲜有押注单一行业或风格的产品,短期内虽然可能业绩不算最拔尖,但拉长维度中长期来看,过往业绩表现往往较为稳健靠前。
背后原因当然也离不开富国投研平台的考核机制:经过长期探索,富二家发现如果考核周期太短,基金经理的行为也会变得较为短期,反而影响到长期的业绩表现。因而早在2008年,富国便开始对基金经理进行两年为期的考核周期,现在不少更是拉到了三年维度的考核期,希望借此让基金经理能够真正践行长期投资,从而追求长期回报。
拉长维度看,以由上述三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天”字辈基金为例,在10年长期维度中,富国天惠、富国天合稳健优选、富国天瑞强势精选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位列同类基金前10%之列。
成长、均衡、海外投资…风格应有尽有
想必客官们也已发现,上述“百亿基金经理”还有一个特点,即投资风格多样。
无论是将自上而下研判与自下而上投资相结合的“均衡派“投资高手曹文俊,专户投资出身,专注于超越指数的主动管理的富国“价值舵手”孙彬,成长风格的杨栋、厉叶淼,稳健风格的张啸伟,抑或行业主题基金经理:能力圈覆盖“衣食住行康乐购”的富国“大消费女神”王园园,深耕科技领域投资的李元博,以及专注海外投资的富国“港股一哥”汪孟海,各类投资风格可谓应有尽有。
换言之,富国投研团队十六字方针中的“尊重个性”,即希望每位基金经理根据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特质以及能力专长,形成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进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诚然,行业“马太效应”之下,明星基金经理“虹吸效应”不断加剧,顺势扩大管理规模也许是最简单的选择。
不以规模为导向,视“管得好”比“管得多“更重要,大约是富二家基金经理十年如一日践行的价值和本色。
-#日富一日 群英榜-
各位客官是否持有了上述基金经理的产品?投资体验如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留言被精选且点赞数前10名的客官,富二将奖励10元话费给到客官~!
(提示:请客官直接在本篇文章评论区留言回复哦,不要留手机号码,获奖后小编会在后台通知大家的,届时提供手机号码即可~)
本活动截至2022年7月30日17:00结束,最终解释权归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