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集团代表中国钢厂上周二(
至此,今年全球铁矿石谈判的最大悬念揭晓:中国企业此前坚决要求的单独定价权没有得到。中国没有因为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用户而获得任何定价权。
中国钢铁企业奋力谋求定价权或许源于中国的那句古话: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想当年(或许现在某些行业还有还有)中国企业弱小的时候,不就是被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欺负着嘛,什么价格都是由他们说了算。如今,我们的钢铁行业终于做到了世界最大,那,是不是该轮到我们说了算呢?或者再直接一点:我们如今是世界钢铁行业老大了,你们都该听我的了!
而从全球铁矿石企业来看,他们的观点却未必如此。既然欧美日韩的钢铁企业统统接受19%的涨幅,中国的企业就没有任何理由特殊化。或者说,铁矿石企业提供给中国的服务质量应该与提供给全球的服务质量相同。
很难判断中国钢铁企业与铁矿石供应商的观点孰是孰非。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上,“老大”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实力使得参与竞争各方承认的一种地位。打个比喻,如果说,因为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铁矿石价格由中国来定,那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不远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那么,是不是就由中国来决定石油价格呢?还有,中国是世界第一服装生产大国,中国能决定世界服装价格吗?显然不能。
值得称赞的是,中国企业积极争取定价权的精神。只要我们积极参与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市场最终会承认我们的“老大”地位的。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竞争程度加剧,一批又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公认的“老大”;如集装箱行业的深圳中集,玻璃行业的南玻、福耀,牛奶行业的蒙牛、伊利,汽车行业的金龙、宇通,房地产业的万科,等等。行业“老大”,不仅是市场所公认,而且,为投资者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在温室里,而是在几千度高温的熔炉里!(童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