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富国新闻 > 正文

蓝筹将酝酿下一轮大行情

日期:2007-05-14  字体大小:TTT

长假过后,股市连续大涨,一些老投资者对4000点心存恐惧,纷纷选择减仓离场。与此同时,A股开户数却不断创出新高,新资金蜂拥而入。

 

上周六,富国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于江勇、渠道总监邢蒙在财富课堂上表示,证券市场长期依然看好,短期适合采取谨慎策略,下半年看好蓝筹股。

 

2007年市场新特点

 

2006年是一个大牛市行情,今年这一趋势得到了延续,但市场又呈现一些新特点。第一是大量散户资金进场,散户资金量甚至超过了机构资金。

 

根据中登公司的统计,仅4月的股市开户数就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数量;充沛的流动性继续支撑着市场,却也孕育着风险。

 

目前中国股市大约有4万亿至5万亿的流通市值,而目前日交易量一般在2000亿至3000亿元,这意味着5%的换手率,属于过热的现象。由于新资金不断进场,一些垃圾股也被推高,风险不断增加却无法进行必需的调整。问题是“子弹”总有打完的一天,到时应该怎么办?

 

第二是题材股的炒作此起彼伏,如参股券商题材。许多投资者要求企业出资去参股券商,这种热情和几年前疯狂投资网络有些相像;不同之处在于,现在的券商就像印钞机,一直在挣钱,而当时的网络公司是在烧钱。

 

目前市场还有一个值得投资者关注的现象:假消息横行。重组、资产注入、借壳上市等各种消息五花八门,但鲜有属实。

 

不管这些假消息的目的是什么,都至少说明了目前市场投机气氛过于浓烈。由于一些新入市的投资者风险意识较淡,操作激进,更加大了市场风险。

 

■题材股炒完并非牛市终结

 

2005年到现在的这轮上涨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像样的调整,这在中国股市史无前例,在国外也很罕见。此前,人们通常认为牛市将经历价值、成长、题材三个阶段,题材炒作终结后便是牛市的结束。

 

目前的市场基本符合这一判断。从股改到20067-8月份,可以看作是资金对价值型公司的一轮炒作;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年初,可以看作是对一批蓝筹板块中成长性公司的价值重估;春节之后,市场明显进入题材性炒作,如整体上市、券商概念等。

 

是不是题材炒完之后,牛市就结束了?结论是否定的。从2005年开始,三大因素支撑市场步入牛市。

 

第一是股权分置改革,将各方利益拴在一起,使得上市公司有了提高企业利润的动力;第二是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市公司利润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支撑股市的最根本的动力;第三是低利率环境,有利于抬高市场的估值水平。

 

在股改因素逐步消失后,后两个因素成为推动市场长期运行的根本,而这两点现在还没有发生变化,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依旧。

 

除此之外,股市财富效应也开始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它会吸引大量资金进场,把市场推得更高。但如果市场出现调整,财富效应的作用将大大削弱。

 

■蓝筹股泡沫并不严重

 

从股票市场过了3000点之后,泡沫论、崩盘论一直不绝于耳。目前的股票是否已经太贵?市场是否已经涨得过高?

 

实际上,蓝筹股目前30倍出头的市盈率并不算泡沫严重。一季度,蓝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明显,这些市场的中流砥柱使市场依旧处在一个健康的状态下。

 

相对而言,一些微型公司经过数轮炒作后,已经蕴含了很多风险。如果市场出现下跌调整,这批没有业绩支持的题材股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从操作上看,长期比较乐观,短期建议谨慎。对基金而言,谨慎操作并不是简单地调低仓位,而是选择一些市盈率较低、有业绩增长的公司来规避风险,比如说钢铁、有色,因为这些行业未来几年的收益比较有保障。

 

但散户、私募则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比如说减仓。如果是融资炒股,目前的市场显然已经过于激进,追高的风险可能大于踏空。

 

市场整体采取谨慎策略带来一轮新的机会,一些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会成为共同的避风港。基金公司在下半年将会选择业绩较好的蓝筹股作为配置重点。

 

另外,为了下一年的业绩,基金公司通常会提前进行行业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热点也是投资机会。对于行业,我们比较看好金融、机械、商业、钢铁、医药等板块。

 

课堂问答

 

■问:沪综指已经4000点了,应该选择老基金还是新基金?

 

答:不同的行情下对基金的选择也不一样,如果您认为近期市场会下跌或波动较大,则比较合适选择新基金、分拆或大比例分红的基金,因为这类基金手中现金较多,可以根据市场的情况有效降低建仓成本,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时的风险;如果市场是单边上涨或加速上涨,则适合买老基金,因为这些基金的组合比较成熟、完整,上涨速度比新基金要快。

 

■问:指数基金是否值得投资?

 

答: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以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通过购买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数所包含的股票,来构建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目的就是使这个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该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在牛市之中,股票或多或少都会上涨,只是时间先后问题,通常指数基金的收益比较有保障。而在熊市之中,只有比较好的股票才会上涨,其他股票下跌较多,指数基金也会跌幅较大。(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