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密集发行,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却显得有些冷清。今年以来,基金业常见的通过大比例分红开展持续营销的现象几乎难再见,仅有的几次分红也大多是按照基金契约中“强制分红”的规定而进行的。市场人士认为,以正在发售的富国天成红利基金为代表,基金分红“契约化”——“定期定额”将成为一种趋势。
2007年,基金“分红”备受追捧
2006年9月1日,基金泰和与基金丰和双双分红,成为当年率先实现年内分红的两只最闪亮的基金。2006年11月也成为封闭式基金分红改制的创始月,多家基金公司将旗下封闭式基金的分红方式由“每年分配一次”改为“每年度至少分配一次”。于是,2007年“分红”潮起,推动封闭式基金不断延续上升行情。
以目前市场上的封闭式基金为例,大多数封闭基金均规定“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每年至少分配一次;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可分配收益的90%”。
交行郑州分行理财经理马俊莉表示,分红是基金收益及时回报给投资者的重要途径。对于投资者来说,分红意味着“落袋为安”。在振荡市中,及时分红也是一种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手段。
2008年股市振荡,基金“定期定额”分红顺势而为
实际上,对于基金“分红”,市场一直争议不断。有投资者认为,基金为了分红,不得不卖出股票变现,这会对基金的下一步操作产生影响。而基金的“契约化分红”成为一种折中的方案。“契约化分红”是在基金契约中对该基金每年的分红比例、分红次数等要素进行约定。
正在募集的富国天成红利基金,就在契约中规定了每年的分红次数和分红额度,在满足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定额”分红。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谢生表示,这种“定期定额”分红方式使分红预期提前,基金在运作过程中不会因为突然要分红而临时调仓,有利于保持基金的稳定运作。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定期定额分红”基金便于将已实现收益及时兑现,在波动加大的振荡行情中,这种及时的“落袋为安”优势明显。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契约化分红”基金并不少,但大多只规定了分配比例和分配次数或周期,富国天成红利基金是首只“定期”且“定额”分红的开放式基金。
市场人士认为,在振荡市中,“定期定额”分红能帮助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
看好基金“分红”莫入误区
分红后,基金净值会下降。如基金分红前的净值为1.1元,分红0.01元后基金净值会下降为1.09元。有人因此认为,由于分红后基金净值下降,基金变“便宜”了,买分红后的基金较划算。浦发银行郑州分行金融理财师刘剑波表示,这是一种误解。“假设在权益登记日和分红再投资日之间市场波动不大,那么投资者无论是在分红前购买还是之后购买,其拥有的资产没有差别。这是因为,分红前购买可获得分红并转换成基金份额,分红后购买由于基金净值下降,同样的申购金额可买更多的基金单位”。
去年,基金公司热衷的大比例分红持续营销方式吸引了众多偏好“1元基金”的投资者。但多数基金在大比例分红后,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张,流入的大量资金使股票仓位迅速降低。牛市中,基金短期业绩由于仓位降低而增长缓慢,新进资金不得不以相对“高点”的价格购买股票。理财人士提醒投资者,能够给持有人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和完善的服务才是挑选基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