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10月16日到2008年6月19日,中国A股市场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短时间急速崩跌,统计显示,期间沪综指累计下跌超过50%,达到54.88%,其跌幅已接近四年“熊市”,而随着恐慌性杀跌的不断蔓延,开放式基金净值也持续缩水,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封闭式基金均全军覆没,仅有债券型基金苦苦支撑,但是在覆巢之下,仍有完卵,部分基金与大盘相比,仍然表现抗跌,成为漫漫“熊市”当中的抗跌英雄。
在此期间,富国旗下基金富国天益表现出较好的抗跌性,三只封闭式基金中的基金汉鼎和基金汉盛排名也较为靠前。富国基金秉承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熊市得到较好的验证。
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结构性产品位居抗跌榜首位
据全景网巨潮基金评价统计显示,134只股票型基金统计区间净值平均下降幅度约47.40%,缩水幅度低于沪指跌幅的共有116只,约占总体的87%。虽然做为A股市场的最主要的参与者,股票型基金无疑将面临更大系统性风险,但是在这场大跌中,他们的表现仍然优异,其结构性产品位居抗跌榜首位,无愧于专业的理财机构称号,统计显示,股票形基金平均业绩水平较大盘抗跌7.48个百分点。富国天益位居该类型基金抗跌榜第二位。
开放式债券型基金:债市崛起22只基金“逆市”飘红
债券型基金成为8个月“熊市”的抗跌英雄,主要因为投资于债券市场,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可统计的32只基金(同一只基金不同级别分开统计)共有22只逆势飘红,占比近七成。据巨潮基金评价数据统计,自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6月19日期间,债券型基金因低配股票多买债券而表现优异,多数“逆市”飘红,可比的32只基金平均跌幅仅为0.43%,基本上抵抗了股市的系统性风险。
封闭式基金:回避了部分系统性风险 创新仍值得期待
封闭式基金经历了年初的分红因素之后,普遍仓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低,这也让其在本轮大跌的受损较小,此外,稳定的规模更有利于管理人较长时间的独立运作。这些应该是回避了部分系统性风险的原因。数据统计显示,该类型现存的31只基金这8个月区间回报平均为-22.22%,较大盘取得了约32.66个百分点的抗跌度。基金汉鼎、基金汉盛分列封闭式基金的抗跌第一位和第七位。 (富国基金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