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富国新闻 > 新闻·观点 > 富国观点 > 正文

富国视点:关于使用“杠杆”的三重境界

日期:2008-08-18  字体大小:TTT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利用杠杆之故。世理相通,若要在经营上快速发展,在投资上迅速获利,少不了借用杠杆。

 

从经营来说,有运营杠杆。运营杠杆高低由固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而定。运营杠杆高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增加了收益波动性,而波动性是风险。风险高意味着资金成本高。但上升周期中,高运营杠杆的企业盈利增长弹性大,股价往往更大幅度地反映这种改善。当然,一旦周期反转,股价表现可想而知。

 

还有财务杠杆,因利息支付相对固定,更不论只要借贷成本低于股权收益率即创造了价值。

 

其实经营上的合作也是杠杆的一种。上周去呼和浩特调研蒙牛,生此感想。蒙牛能在短短数年间以火箭速度发展起来,一大原因在于放权让利多合作。股权是一个方面,即使在经营上同样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借力发展。蒙牛的澳亚牧场是和澳大利亚合资的,奶粉生产是和Arla合资,其液态奶的生产线同样和欧洲一些包装线供应商以某种方式合作。企业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不见得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做。

 

有些行业本身就是建立在杠杆之上的。比如银行,无非是信用加杠杆加风险管理。又比如地产开发,本质上是拿地加杠杆加经济周期判断。

 

这样看来,杠杆实在是个宝。可是“成亦萧何,败亦萧何”。近有美国金融业的几近崩盘,地产商的现金流断裂,上一轮周期更有如LTCM这样爆仓的案例。从投资的角度讲,基本面分析以及头寸(风险)管理永远是制约杠杆这匹野马的两大关键。举例来讲,假设我们做多黄金期货,首先要知道的是什么因素支撑目前的走势,同时又有哪些因素会起到相反的作用:contango放大还是缩小?实际利率走高走低?诸如此类。头寸管理就是价格波动管理,除了参照历史波动性外还需要考虑到极端情况的出现。

 

上文中提到的以合作为杠杆的模式也不是没有风险的,比如企业对于生产各环节以及各块业务的控制力就是见仁见智的。

 

或者可作如是观:愚者滥用杠杆、中庸者慎用杠杆,智者善用杠杆。(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