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目光转向A股以外的资本市场:港股、美股,并且在那里,有一部分人获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不过对大部分A股股民来说,港股与美股,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期的基金访谈,我们走进港股基金经理的世界,看看在香港的资本市场,又有怎样的故事与投资机会。
本次访问到的是QDII基金经理,来自富国基金的张峰。张峰管理着富国中国中小盘QDII基金,其投资范围便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在2013年,富国中国中小盘股票QDII位列QDII基金综合收益排行榜的第二位,收益率为39.11%。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张峰证券从业12年,曾在摩根史丹利、里昂证券、摩根大通、美林证券等任职,资本市场履历丰富。截止2013年12月31日,富国中国中小盘股票基金规模为1.28亿元。
近一个小时的访谈,张峰说的频率最高有两个词,其中之一是“性价比”。自然,张峰特别中意、并乐意花心思去挖掘成长性好、估值却较低的股票。过去的一年,他便把投资标的集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小盘股票——因为在这里,有他认为的性价比高的“宝贝”。
所以,张峰把2013年取得不错投资收益的原因,归结为他们发现了“宝贝”并进行了投资。这些“宝贝”的特征都很共性:过去几年可以保持15%-20%的成长,市盈率大多在10倍左右。
张峰说,国内创业板、中小板也有很多成长性好的股票,但30、40倍的估值却不便宜,一样的股票,在香港就要便宜2、3倍。
另外一个提及频率很高的词,是“风险意识”。在张峰看来,风险意识一定要排在最前面。
“中小盘股票里面有很多的金子,但是如果你不小心的话,也会踩到地雷。在挖金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踩到地雷。”张峰说。
与我们过往采访的基金经理一样,张峰也看好医药、TMT、新能源、环保等。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进入香港,不过大多是投资房地产。但随着香港房价高企与限购,内地投资者在香港的投资渠道逐渐收窄。张峰认为,如果希望追求一定的收益、并能够承担风险,港股中资中小盘是不错的选择。
港股哪里好?张峰说,香港市场作为一种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定价思维、定价方式、股票估值等秉承着上百年来资本市场股市发展的特质,一些股票虽然也有炒作,但如果在一、两个半年报都不能兑现业绩的话,不可能炒的很高。
“A股则可能会存在没有业绩却炒得很高的情况。在A股投资,除了基本面,还要考虑博弈的成分。但港股来说,可以有相对清楚的投资脉络和游戏规则,这对投资人来说相对公平一些。”张峰说。
中资中小盘又哪里好?“价值洼地”,这是张峰对中资中小盘的形容。
有投资者会问,“价值洼地”的公司多不多呢?张峰说,过去的一年,据他们的统计,处于他们投资范围的、即港股市场市值在20-500亿港币内的公司,增长超过30%的,大概在190家。
“所以,港股越早进入越好。这样就很容易买到‘宝贝’。”张峰说。
中资中小盘股中有很多成长性好、估值却低的股票
Q:首先恭喜您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不错的成绩。可否回顾总结一下,您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A:我们把投资标的集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小盘股票,我觉得,这是成功的关键。在中资中小盘股票里,有很多成长性很好、估值却很低的股票,是没有被充分挖掘的,如果你找得到这样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2013年,无论是国企指数、还是恒生指数,香港大盘股的表现并不理想,去年我们涨了39%,因为我们投的大盘股不多,大部分是中小盘股票。从历史来看,过去几年,中小盘股均可以保持15%-20%的盈利增长水平,而我们发现,这些股票的市盈率往往只有10倍,这样的话性价比就很高。
我们统计,香港上市的中小盘股票在过去十年间,盈利增速在15%-20%之间,具体数值约为17%。但是国内中小盘股票的成长性虽然也很好,但估值并不便宜:创业板、中小板都在30、40倍的水平。对股票投资人来说,讲究性价比,即质量要好,就是成长性要好;价格低,就是估值要低。而一些中小盘股票便满足了这样的条件,这便是我们选择中小盘股票、并且取得较为不错成绩的原因。
Q:具体到个股,是如何筛选的呢?
A: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和上市公司交流。像我个人来说,差不多一年要和上市公司开300、400个会议,要么是见面会、要么是电话会议、要么是直接调研。通过和上市公司的直接交流,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然后我们会做功课,看它的财报,看它所处行业的状况,在一系列的判断后决定是否要买它。
Q:也就说,你的投资策略是自下而上,那你的投资风格又是怎样的呢?
A:就像前面说的,买股票就和买东西一样,讲究性价比:花少的钱,买好的东西。在股市中,便是花最少的价格买到成长性好的股票;其次,投资中小盘股票,风险意识要很强。因为虽然中小盘股票里面有很多的金子,但是如果你不小心的话,也会踩到地雷。在挖金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踩到地雷。
我们的另外一个策略是分散投资。分散投资很重要,看得再好的股票,也总有未知的一面。
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富国更是将此纳入制度管理之中,比如,我们的规定是,3%以下,基金经理是可以自己做决定的;3-5%,就需要投委会来决定;5%以上的,就不能主动加仓了。通过种种规定,然后再加上自己有意识的控制,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Q:13年您的重仓股所在行业的情况怎么样?
A:13年我们的投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分散的,有医药、TMT这些大家都比较看好的行业;也有一些并不是被特别看好,比如家电、汽车、制造业。后者虽然不是被一致性看好,但我们也从中挑出了一些表现还不错的股票出来。
所以,一方面是从行业入手,选一些好的行业,比如医药、TMT、新能源、环保等将来可以有好的增长的行业,找到行业之后再找股票;第二种,就是完全的自下而上,投行、卖方分析员发掘出来一些股票,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去研究。虽然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增长,但公司的估值很低,成长性也好的,就是我们比较喜欢的。
自下而上的随机性就比较大一些,主要是这两种联系起来立体筛选出来的。
2014年看好医药、TMT、新能源、环保等
Q:美联储QE退出对您的投资会有影响吗?
A:现在来看没什么系统性风险。2013年12月底的时候,美联储说要退出,但美国股市是上涨的。这说明,市场认为美联储QE的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大了,市场已经完全可以承受这个影响了。
中国股市下跌对港股的大盘有一些影响。中国中小盘12月有一些轻微的回调,2014年1月份又创新高,宏观走势对我们的投资是有影响的,但是单一的QE退出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影响了。长远来看,美国经济好,QE才会退出,美国经济好对股市是有好处的。从这个逻辑来讲,我们完全不担心QE退出对投资的负面影响。
Q:13年是否有负面的情绪给您的投资带来了影响?
A:投资香港股市,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海外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的影响。事实上,国内2013年6月份以及邻近年底的钱荒,影响还是蛮大的。虽然13年大盘没有太明显的表现,但因为我们选对了板块,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耕作,还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
去年国企指数下跌,恒生指数只是一个单位数的上涨,而我们涨了39%,这个成绩还是令人振奋的。我认为,对大盘很难自上而下做出判断,但明显的一点是,中国经济在14年会慢慢走稳,新一届领导层会推动一些改革措施,对中国资本市场是大的利好;在海外,欧洲和美国资本市场步入复苏阶段,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未来一年来看的话,整个市场还是非常看好的。
Q:2014年您看好哪些行业、板块?
A:医药、TMT是未来几年都是高增长的行业。新能源和环保是国家鼓励提倡的行业。会保持一个相对高的增长。
港股有很多宝贝,越早进入香港市场越好
Q:之前,内地资本在香港除了投资房产,并没有其他更安全的投资渠道。但随着香港房价高企和一系列的限购,内地投资者在香港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收缩,而内地涌入香港市场的资金却在不断增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对这部分资金,您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A:资金出海,如果希望有相对稳定的收益,比如仅仅追求5%的收益,可以买一些固收类产品;而如果希望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可以承受一些风险,香港中资中小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A股一些中小盘股票成长股的成长性也很好,但是估值很高,比香港这边贵2、3倍,反观香港的性价比就很高。
我所说的这些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这是一块价值洼地,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因为一方面海外市场对中国中小盘股票的了解是比不上国内的,另外一方面国内资金投资不够顺畅,这就造成了香港市场中中资中小盘股票的低估值。事实上,香港中资中小盘有很多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
随着越来越多内地资金进入香港市场,我认为越早进来越好,这样你可以用很低的价钱买到很好的股票。
另外,中国以后推动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大势所趋,国内资本出来,首选目标一定是港股。会买大盘股吗?一定不会。例如工商银行(601398)的A股比港股便宜很多,要买大盘股在A股就好了。而港股的中资中小盘股票比A股便宜很多,肯定会收到投资者的关注。这样的话,随着中小盘股票会慢慢被挖掘出来,以后这些股票的价格会逐渐拉高,所以早点进来为好。
Q:接着上个问题。随着内地资金的大量涌入,对港股市场的市值结构有影响吗?
A:刚刚我们谈到,港股的中小盘股票处于市值的洼地,进来之后肯定会把这些股票推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当然也有可能会推到不合理的价位。内地资金的进入,不太可能影响港股的市场,亦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但会改变一些股票的估值,可以促进中资中小盘股票的价值发现。
Q: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A:没太大区别。一方面是注意风险,另一方面是用价值投资的心态来做。
Q:港股的资本定价思维和A股有哪些不一样?
A:香港市场作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定价思维、定价方式、股票估值等相对来说,秉承着上百年来资本市场股市发展的特质,有些股票虽然也有炒作,但如果在一、两个半年报都不能兑现业绩的话,不可能炒的很高。
在A股投资,除了基本面,还要考虑博弈的成分。但港股来说,可以有相对清楚的投资脉络和游戏规则,这对投资人来说相对公平一些。
两地的监管、投资人的参与者都有很大的差别,香港这边70%——80%是机构投资者,剩下的是个人投资者,但是A股刚刚相反。所以对个人投资者,我觉得香港游戏规则更清楚一些,更容易实现投资回报。
Q:您刚刚说到,港股市场更成熟、游戏规则更清晰,对投资者来说更好操作一些,就是说风险就要比A股小一些?
A:不能这么说。港股和A股的风险是不同的。对投资人来说,一是风险承担的问题,二是相对而言,要比较哪个性价比更高一些。每个市场都有它的风险,也有潜在的收益。相对来说,是在这个时点上,中资中小盘股票提供了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Q: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
A:看性价比与成长性。有些公司的虽然成长性好,但是估值高。我们希望可以找到成长性好、估值低的公司。这种公司有没有呢?去年我们看了看,港股市场市值在20-500亿港币范围内的,增长超过30%的个股数量接近200只。
所以说有很多的宝贝,就看你的发掘能力。实际上,这种股票很多的,有待我们发掘,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勤奋的工作,过程可能会比较辛苦,但如果能找得到,结果会让人很鼓舞。
点击了解富国中小盘(香港)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