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爆炒的壳资源,有那么值得期待?

2016-04-26


富二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



街道的一个拐角,聚集着一堆人,他们齐齐仰着脑袋看天。经过的路人问,“你们在看什么?”看天的人没有回答。出于好奇,他也一样加入了仰头望天的队伍。


人越聚越多,但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心中有数,最终等到的结果也许并不值得他们如此期待,但还是不愿放弃。


过了很久,什么也没发生,人依旧越聚越多。




这有点像近期交易火爆的壳市场。


今年3月以来,壳资源的风再次吹起,各路资本爆炒壳资源,各大券商也开始推“选壳”策略。这背后,是注册制、战略新兴板推出未达预期,大量中概股正处在回归路上,叠加企业并购重组增多等等。


通常来说,具有这五方面特征的公司更易成为被借壳的对象▼▼▼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


一句话概括就是,经营状况不好、股东出手意愿强烈的公司,更容易被借壳。聪明的客官心里马上明白了,这类股集中在ST概念。财经门户、网站、论坛上,不乏投资者天天讨论ST股,ST概念指数也应声上涨▼▼▼



资料来源:Wind 起始日期:2016-01-04 截止日期:2016-04-26


由于卖壳的大都是经营状况不理想的公司,其中必然混入很多没有多少经营业务、没有经营业绩的垃圾公司,而急于买壳的投资方并没详细调查这一点。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僧多粥少,壳公司老板坐地起价加价数亿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的爆炒会带给市场一些不良影响,比如劣质公司股价持续走高,使得投资者趋之若鹜。所以,在供给不平衡的畸形的市场生态环境下,最终受伤的仍是中小投资者。


客官可能要问了,富二,微观经济学原理明明是这样说的:同一商品,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低需求越大,价格越高需求越小。


但是在我们的资本市场,经济学原理却统统被打脸。因为目前,我们的市场上有太多非理性的“豪赌”型投资者,壳资源炒起来也是不择手段的!风头下,许多垃圾壳公司、僵尸企业股价同样被炒上了天,不服也没办法。


上周末考完基金从业的无论大佬小白,一定还记得考纲里这样一句话: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股票的市场价格。历史规律表明,各类资产的估值符合“价值回归”的定律。如果一个主要的资产类别有泡沫,该泡沫会破裂是一个近乎确定的事件。


所以,这种玩法的前提是,能不能在泡沫破碎之前逃出来。当泡沫破碎时,谁都会哭。




开头的小故事中,即使大家知道可能不会发生什么让人惊喜的事情,可所有人都在等着,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当真相的面纱揭开的时候,可能也是人群散场的时候。


“投资要学会独立思考,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两周前,富二跟客官分享过一篇分析《大空头》的文章,结论是:“活的更久”比“伟大的交易”更重要,稳赢稳赢,稳才能赢。伟大的交易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投资者的偏执,也因为该成功事件发生的概率小。


所以,投资者爆炒壳资源,要么顺势投机,要么预期它重组成功,这其中都伴随着不可控的风险。最后真正能成功的重组股百里挑一,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慧眼识珠能博中?如果博错了,一旦曲终人散或许出现连续跌停的结局,恐怕自己做不到第一个跑路。


要富二说,爆炒的重组股,可能真没什么好期待的。因为这正成为众人踩踏之地,作为中小投资者,尽量不要去博“壳股”。相比于此,富二认为,稳健中求收益才是王道。


追求稳赢这方面,基金经理可是老江湖。富二家的基金经理们遵循“自下而上”为主的投资理念,深入行业、个股研究,风险控制也做得非常到位,跟着他们走,大可安心舒坦地工作吃饭睡觉。





Read more
Pageview 47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