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应当让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集体骚动的莫过于特斯拉可能要在上海建厂的消息了。
但A股新能源汽车指数并没有走出异于大盘的走势,甚至可能表现还弱一点。
数据:Wind,截止于2017/6/26
但海外的特斯拉股价表现可牛逼了。630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年车企——陆家嘴豪车占有量居首的宝马汽车的市值!(宝马市值才正好600亿美元)
数据:Wind,截止于2017/6/23
什么情况?特斯拉这样的世界著名的重量级企业来中国建厂,A股圈里甚至有了以对方企业命名的概念板块,居然都不大涨表示欢迎一下?
其实富二本来还是挺喜欢这家公司的,虽然暂时没买/买不起它家的车,但是现在富二觉得:特斯拉真要以这副样子来中国建厂的话,A股还真不值得以上涨来表示态度。
客官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个疑点:
特斯拉没有和国内的车厂合资!
传闻中的合资方上海临港、上海电气、国盛集团,甚至是已入股特斯拉的腾讯,都不是造车企业出身。
这意味着什么?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找的合作伙伴就是为了拿一块牌照。
因为依据国内汽车行业法规,外国公司在华建厂需要同至少一家中方伙伴合作运营,且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之前所有的海外车企,全都找了国内的原产汽车的合作伙伴: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华晨、吉利、奇瑞等。
当年的中国汽车行业,一穷二白,以市场换技术;如今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能生产出质量和技术比肩合资品牌中低端车型的国产汽车了,而且几乎已经把合资品牌赶出10万元以内的市场区间,部分自主高端车型已经上探20万元价格区间,甚至很多国产车已经大量出口东南亚和发展中国家,还出现了让很多老外专家直呼看不懂的哈弗H6、五菱等超级神车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发展成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这全拜英明的有前瞻性的汽车行业法规所赐!也许有一段时间保护了孱弱的国内汽车行业,某种程度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最终扶持了民族品牌,促进了竞争。否则你以为现在20多万元能买到宝马奔驰,是真的因为外国厂商好心降价让利给消费者吗?
☞☞
而特斯拉偏偏不这么做。因为它知道,即使真的合资了若干年后,无论临港或者腾讯,都不会自己再去开个电动车厂只为发展自主品牌的,因为它们不是这个出身,没这份情怀。
那么特斯拉为何又急着来中国建厂呢?
❶ 中国人钱多没地方花,急着找出口。之前光腾讯一下就买了5%的特斯拉股份,一时解了马斯克的燃眉之急,也让它发现了中国这个资金新大陆。虽然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远低于马斯克的预期。
❷ 中国对新能源车的政策最友善。政府的补贴力度之大,对新能源车的政策之倾斜,对产业升级的极度渴望,让特斯拉看到了最强烈的信号。
❸ 中国电池企业多,价格便宜。国内锂电等企业不断加码的产量,快速摊低了电池成本。
所以,特斯拉来中国,就是来摊好事的,不要指望它能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分享什么,没有整车行业能从中受益。
受益的只有锂电池和充电桩行业,而这些往往都是消耗矿产、污染严重或者技术含量较低的周边行业。
特斯拉的技术核心,不会拿给我们,这确实不好做。我们也发现了,国内呼声最高的比亚迪,那么多年到现在也大都是混动汽车撑台面,并没有一款爆款的纯电动车型。其他的一些纯电动车厂,主要是骗补为主的啦,什么官称续航200公里,实际冬天续航50公里的也好意思拿出来卖?
什么?有些人说特斯拉来国内促进了其他车商觉醒,也有利于消费者低价购车?无数历史事实和商业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竞争不充分的市场,消费者绝对得不到太多益处!
特斯拉在美国收购锂电厂,卖锂电墙,对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技术,但是来了中国,却如此吝啬、飘忽、狐疑,之前宣称的所谓企业理念体现在哪里?
这或许也让人暗暗地懂得,不管是临港还是上电,为什么出了消息又急忙辟谣。原因一定不是仅仅富二不认可特斯拉的做法。
特斯拉不同意的话,请与上汽合资好不好。
来中国玩耍和赚钱,请一定分享出技术来,否则我凭什么给你?况且,宝马奔驰奥迪路虎都能做到,那任何人也应该做得到。
如果有个小鲜肉送了一枚婚戒给富二,但是同时又直白的说:其实我并不爱你,我只是看中你的家财!
富二肯定一记耳光扇过去,叫他有多远滚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