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因为这部法律,欧洲金融圈觉得要变天

2018-01-08

上周的1月2日,也就是开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整个欧洲金融界吓个半死,德法两个领头股市也刨出了一个低点。

 

结果后面又涨回去了(和国内A股真像啊)。为何涨回去暂且不表,先说说为啥吓得乱跌。


数据:wind,截止到2018年1月8日


原因是:


欧盟的金融监管部门公布了《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第二版,简称MiFID II,并宣布新法规将在2018年的1月3日开始执行。


这是一部什么规定呢?


这是一部花了7年时间写就,厚度接近7000页,让欧盟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花费逾20亿美元准备迎接其冲击的新法律!

最重要的是,有可能代表了未来银行和资管公司被监管的全球趋势

 

简单来说,它改变了为投资研究付费和执行交易,以及经纪公司找到最惠价格和付费的方法



那么以前欧盟的银行和资管公司是怎么合作的呢?

 

(由于欧洲是混业经营的,所以银行也包括投行或者说是券商业务,下文的银行通常指券商业务。)


首先

银行拼命写研究报告,宏观、策略、行业、个股等等,然后发送给资管公司。所以银行叫“卖方”,资管公司叫“买方”;

接着

买方的投资经理觉得哪篇报告质量较高,比较有兴趣,就点名银行的研究员来路演,研究员就屁颠屁颠的上门开讲,当然,对于特别大牌的研究员,点名上门是要另收服务费的。

然后

资管公司决定了要买卖哪些股票,准备开始交易的时候,它得通过银行来进行交易。因为银行有交易所的席位,有席位才能提供经纪服务。

最后

重点来了。资管公司获取研究报告时得支付咨询费用,交易时得支付佣金,但实际上呢,它只支付了一笔,也就是只支付了佣金。那么咨询免费吗?并不是,只是资管公司选择有更好咨询服务的银行去进行交易。或者说,银行的研究报告通过自己的经纪业务被付费。


这个模式是欧盟金融界的通行做法,它导致了什么情况呢?


 

研究报告严重过剩!浪费程度超过中国人自助餐餐盘上的食物!

 

研究报告越多,看起来服务得越全面和到位,则以经纪业务收费的可能性也越大,不过同时被直接丢进废纸篓的报告也越多。

 

所以,这次欧盟的新法规就是要将银行的研究服务和经纪服务分开收费,因为监管者认为传统模式下“佣金可能会流向能提供最佳建议和渠道的银行、而非用最优价格执行客户交易的银行”。

 

可传统模式有什么问题吗?一些客户认为“研究报告质量好,赚钱的机会将增大,比用最低价格省几个小钱好”。可监管者不这么认为。

 

欧洲市场的参与者们因此一片慌乱,他们觉得引导资源流动的的体系被改变了,市场格局将重塑,或许导致如下几个结果:

  • 卖方分化成内容服务精品店和低成本交易店;

  • 卖方大幅缩减研究人员;

  • 大的买方获得VIP服务,投研效率更高;

  • 小票研究的覆盖率降低,因为需求方少,最后导致小票价格下跌,或沦为仙股;

  • 小企业不想上市,因为付费推荐客户数量有限,PE可能难以退出;

  • 为追求低成本,被动投资将呈现大发展;

  • AI更多地被使用来覆盖一些人力无法顾及的角落。


欧盟金融圈人士都预期新年伊始会出现这些麻烦:

  • 投资者呆了,市场交投清淡,大家都不敢交易了,因为一交易要额外掏钱了;

  • 买方的投资经理疯了“我X,我刚才不小心点开一封研报,但我其实并不想读,我要不要付费啊?”

  • 欧洲金融企业驻外的子公司疯了“欧洲的卖方发来研报,我能不能读啊,按欧盟法律还是本地法律?”

  • ……


可奇迹发生了。或许只是一部分人将这部法律对市场的短期冲击看得过高,以至于主导了舆论情绪。实际上,包括德法在内的欧洲股市只是用力下探了一下,就连创新高。

 

当然,分离研究和经纪服务收费只是MiFID II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大块头法律还有诸多其他内容,包括对大宗交易的各类限制条款等等。

 

不过,欧盟金融圈人士依旧相信,由于新法律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买方卖方的利益关系,其长远影响必将在市场中逐渐体现出来。

 

而同时,该部法律所致力于改变的金融关系的努力值得遐想。

 

比如,之前金融服务的收费概念是模糊的。假设你是一名个人投资者,你请银行的投资顾问帮你理财,投资顾问免费为你推荐了一款金融产品,你购买了。

 

理论上,你应当支付购买产品的代销费,以及投资顾问的咨询费,但实际你只支付了一笔代销费。也就是咨询服务通过代销渠道被付费了,那么这样有什么问题呢?

 

这是客户付费问题的本源,也就是你的咨询服务方从你的通道佣金中获取费用,还是直接向你收取咨询费用?


如果是前者

咨询服务方致力于同样的收费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人工一对一/多对一的服务。


如果是后者

咨询服务方致力于同样的服务下降低更多成本。最低的成本显然就是机器人AI服务。


所以,欧盟金融界的这部新法律,长远来看,不但对机构行为影响深远,而且之于个人投资者来看,很可能最终促成AI投顾的普及。


长按二维码获取富国基金微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