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熊市放量,中小创风格能否持续?

2018-11-14


自10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风格逐渐切换至中小盘,依托多项稳定市场政策密集出台,中小创带领A股无惧外围市场下挫,探底回升,走出一波独立行情。但近日成长画风“突变”令人胆战心惊:ST壳股成上涨主力,绩差股掀涨停潮,甚至“拥抱黑五类,坐地等涨停”的段子层出不穷…

不禁感慨

这波中小创风格又真的靠谱吗?


1
交易松绑,市场活跃度明显回升

短期风格上,交易层面的驱动因素影响最强。自监管减少对交易环节不必要干预后,市场游资热情被激活,成交意愿明显回升。连日来两市成交规模逐步放大,周二更是时隔两年重回6亿手成交量,创业板则当日成交87.29亿股创十年来最高纪录。

资金的边际力量成为推动本轮风格切换持续,低价、亏损、ST壳股成热钱炒作对象,盈利被火中取栗的人所忽视脱离了盈利,低价股的持续大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有着止盈了结诉求,因此对这类股票仍需审慎待之。


2
经济进入“下行式宽松”,关键信号仍利好中小票

从最新公布的10月金融数据来看,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预计国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估值底”有望继续夯实。而纵观历次十年期国债利率击穿3.5%的情形,往往对中小成长风格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但经历第一轮的“炒作”之后,将逐渐进入考验未来盈利的“可靠性”阶段。对于本轮中小创而言,贴现率的下行,是其估值修复行情的契机,但绝不是把“猪也能吹上天”的那股风。


3
“政策加持+交投回暖”,中小盘风格切换仍将继续演绎

总的来看,在经济下行、企业盈利下行、外资犹疑的背景下,前期相对优势的价值风格将继续受到压抑。而政策重心的微妙变化:鼓励兼并重组再融资、交易环境松绑、增量资金不断放开,新的金融工具开始酝酿,或标志着自2016年以来壳价值不断萎缩告一段落,并购主题带动的成交意愿回升,也将作为重要的边际力量继续推动中小盘风格切换的持续。

虽然仍需警惕中小创12月份前后迎来的解禁、商誉减值高峰,以及盈利下行的出清冲击。但中长期而言,随着融资“症结”的解除,科技新周期的到来,中小创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底部,估值“性价比”突出,布局意义突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