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说:昨天医药板块又双叒叕领涨,富二身边重仓医药主题基金的同事们都乐开了花。不过,持有医药的人怕跌,没买医药的人怕套。
看着屡创近3年新高的医药指数,富二特请来了今年成绩特!别!好!的富国医药增强(161035)的基金经理蔡卡尔同学“现身”,和客官们聊聊医药的未来。掌声~~~
Hi,亲爱的持有人
今年以来,“医药”这车速快得真让人“猝不及防”啊。截至2018/5/10,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幅12.71%,处于所有行业第1名。总算能和去年收益率冠军“食品饮料”重回小伙伴关系,再创“喝酒吃药”行情了。
只是这分幸福的甜蜜来得太快,好多客官还没来得及慢慢品味消化,又要开始担心,这行情还能持续么?我这是应该下车呢,上车呢,还是作为吃瓜群众,慢慢的看着?而今天我写这封信,就是想跟你们聊聊,作为医药基金管理人,同样站在高岗上的我,向远处望时,看到了什么?
业绩的力量正在显现
根据上市公司统计口径,医药板块从2015年起无论收入或净利润都呈现持续改善、温和复苏的趋势。而最新披露的2018年1季报,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更是双双到达近年最高点,收入增速26.3%,净利润增速29.6%。这耀眼业绩背后支撑的可不是少数几只个股,事实上,医药板块每个细分子领域都表现不俗,纷纷给整个医药行业的业绩加持了一把。
业绩持续性可能换个形式出现
所以,好奇如你,会不会想多问一句,这样的业绩还可持续么?说实话,这里的争议还真不少。有长期关注医保政策的投资者,倾向于担心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的压力并没有消退,医药行业难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这种担忧虽有合理之处,但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医保控费的目标在于结构的调整。控费降价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其催生的结果并非医药行业整体的萎靡,相反,蛋糕依旧在继续做大,蓝海依旧是那个蓝海,而分水岭的那侧,不同之处则体现在行业内部集中度的提升。
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我在18年初 <2017年的变,2018年还存在吗>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去10年整个消费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是逐年巩固的,表现为收入贡献的逐年增长。其实大多数行业发展都遵循这个规律,洗牌又洗牌的结果,必然是龙头企业的崛起。看看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字,格力美的,茅台五粮液,恒瑞云南白药,谁不是某个细分行业的霸主?
而当前,医药行业的内部正在迅速地经历着这样的变革。一致性评价让仿制药市场逐渐摆脱鱼龙混杂的境地,创新药的高投入让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而医保控费的“2压1保”政策(压辅助用药,压高价过期专利药,保创新药)更是精准地用价格手段淘汰部分企业,而给真正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打开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因此,控费降价并一定是阻碍行业业绩持续的绊脚石,相反当前政策下公司间分化的加速,让我们看到龙头企业成长的潜力。
说了这么多,我们也来看看目前市场分析师的预测,当前分析师对2018年全年净利润一致预期增速依旧有30.3%,比1季报的29.6%还微微调高了一点呢~
有些股票,贵有贵的道理
除了业绩,我望向的远方里,还必须直视的就是价格,现在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看看那些龙头们的估值,好像一点都不便宜。目前医药龙头的估值大多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上。它们能持续的贵吗?
就如上文说的,现在医药整体行业正在加速洗牌当中,所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愿意选择不确定性低的、肯定不会被洗出去的赢家。这时候,各个细分行业的“重量级选手”就成为优先选择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个股多是行业龙头,或业绩确定性强的个股。看得明白,才能拿得住。
目前估值较高的有一批都是创新药概念股。这些股票如果从PE来看,动辄六七十倍的估值,容易让人觉得已远脱离“合理”估值区间。但如果考虑这些企业在研产品的pipeline价值,其实股价仍有一定的支撑,下行风险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大。当然,“创新药的泡沫”会不会有破灭的瞬间,又或者这种暂时看不见业绩的估值溢价会不会像之前创业板“讲故事”那般伤人太深,这些都是潜在的担忧。只是站在当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对这类股票的定价方式确实在发生理念上的转变。而贵的东西从中来,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吹泡泡行为。
其实,它可能没你想的那么贵
最后,还想跟大家说一声,别看医药板块今年呼呼的往上涨,好像已经站在了高岗上,但有时这只是短期上涨的一种“错觉”。看一个板块贵不贵,除了看他绝对涨幅外,我们还得看看它和盈利能力是否匹配,也就是我们说的,看看PE就知道。
而事实上,目前医药指数的估值水平仍在历史50%左右分位点,它好像也没有你想的那么贵,你说呢?
今天先聊到这里,期待下次“见面”。
蔡卡尔
2018年5月10日
本文来源于富二家的:量化与分级掌柜(fenjijijin)
富国基金旗下“医药”主题基金一览
基金名称
今年以来收益率
基金特点
32.74%
基金经理:于洋
今年以来混合型基金第一名;
追求绝对收益,严控回撤
24.33%
基金经理:于洋
业绩优秀的主动型基金,任何时候都是买点,追求相对收益
19.26%
基金经理:徐幼华、牛志冬、蔡卡尔
跟踪中证医药主题指数,并通过数量化方法,力争超越目标指数
往期精选:
★【基金经理说】于洋:“吃药行情”仍有风口 看好长期投资机会
★【军工+信息】跟上,踏准2018年最强音!
★【老司机上路】吃“基”中那些既能省钱又能赚钱的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