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奇妙。甭管熊市还是牛市,总有“戏”可看。
近日有股民们呼朋引伴,朝着A股市场指指点点,看,有“仙”气——
没错,归隐深山多年的“仙股”今年再次现身。
这个“仙”字其实是英文“cent”的音译,源于港股市场对于价格低于1角的股票的称呼,在A股市场上,价格低于1元的股票被称为“仙股”。
在今年的2月1日和8月15日,分别有两只股票一跌成仙,一干吃瓜群众出来看热闹。
因为在A股市场上,“仙股”其实非常罕见。早在2005年7月,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批10只仙股,2006年也出现过两只。此后这个“神秘”的物种就归隐山林,成为老一辈股民口中的传说,再也没出现过。
虽然被冠以一个唯美梦幻的名字,但“仙股”其实是A股市场的“吊车尾”选手,拖着全班同学后腿的“末等生”。他们不是偶尔考差,而是常年垫底,落得如此境地说到底还是基本面出了大问题。
对于这些同学,市场当然不会放任他们永远做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根据规则,如果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
压力山大啊,所以一旦成“仙”,就不得不在退市风险前奋力挣扎,拼命给自己“加戏”,抓住最后的机会,演绎末路狂奔。8月27日成仙的某弘股份甚至“碰瓷”重组,结果被公开戳穿,受到深交所的严厉谴责。
此股成仙绝不是冤枉了它,翻翻资料就能发现,由于2017年1、2、3季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这家公司曾被证监局立案调查,而且还有巨额亏损,定增终止、项目停产停工、销售停滞等各种负面消息缠身。
尽管利空消息不断,但经不住投机者们凭借想象力构建出间接利好……此股在8月29日股价振幅高达20.69%。统计发现,当日个人投资者买入5.93亿元,占比97.37%,其中中小散户买入4.69亿元,占比76.93%。
// 截止到今天
某弘股份已经连续 2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情况。家长不得不出面干预: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此股从今日起——
其实翻翻这只股票以往的业绩可以发现,仙股当年也有站在顶峰的时候: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18-9-6
风来的时候,垃圾和猪一起被吹上天,两眼一抹黑,跟在后面狂欢就可以了;
风停时,有人悄悄退场,但也有人依然不死心,万一仙着仙着就成了“壳资源”呢?
游资发起,散户跟风,炒短线的陋习好像不能一夜改掉。
但是无数次经验已经证明,这类纯粹靠概念炒作、蹭热点、炒作壳资源的模式,无异于“火中取栗”,也是导致散户亏损的主因之一。
之所以炒作这些低价垃圾股,也是因为股票供给太少,也就是企业不能自由的上市,导致低价股成为壳资源,被重组并购的消息反复刺激,以至于炒上了天。这意味着好企业不能大量上市等同于坏企业不能大量退市。长此以往,垃圾股炒翻天的景象就长期反复演绎。幸好,这一点已在暗中悄悄改变。
未来,企业上市、企业退市将成为常态,资本市场成为一潭活水。当然,与此同时,个人投资者选择股票的难度也在增加,传统的经验可能成为未来的教训。盲目的按老套路、老方法去选择股票,可能会被割了老韭菜。
市场必然会回归价值投资。这也是是富二家坚持在走,坚持走得专业,走在最前,并且会一直坚持陪客官走下去的,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