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天天变,富二周周见!
本周一,外资拿到抄底A股“通行证”—QFII投资总额度将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汝之砒霜,彼之蜜糖。当国内投资者尚在迟疑观望时,外资已经跃跃欲试。时隔5年,为何外管局选择在当下调高QFII额度?新一轮“聪明资金”又会如何分配“额度蛋糕”?
商誉,一度被视为“粉饰”部分上市公财务报表的重要工具之一。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监管趋严的当下,它反而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的枷锁。2019年,万亿规模“商誉摊销”黑天鹅来临,如何投资才能安全脱身?
在投资品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投资的十字路口面临一个现实的抉择:A股抄底,到底买个股还是买ETF?两种完全不同的投资工具对应的是不同的投资偏好。不屑于指数投资的客官多是不甘于只获取市场的贝塔收益,毕竟超额才体现实力。但你确定,选择个股的收益一定高于指数投资吗?
2019年以来,传统的“春季躁动”行情如约而至。截至1月15日,上证综指录得3.07%、沪深300录得3.9%,主要股指皆实现正收益,2019实现开门红。除了传统春季网红行业—食品饮料、家电行业发挥依然在线,还有什么超预期的惊喜出现呢?如何快速上车这波“春季躁动”行情?
对于一些喜欢钻研指数投资的客官,经常会看到同一种指数存在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两种形式。这两者区别何在?
更多精彩内容
视频 🎬
音频 🎤
1. 问题不涉及个股、不预测指数点位,富二不是股评家,这也是监管部门明确禁止的;
2. 富二可以谈行业选择,但不对其他基金公司的产品进行点评。
金牛基金经理曹文俊:投资,是选对“赛道”还是选对个股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