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曾多次强调,价值投资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市场。且价值投资之风近两年在A股再度兴起,以PB-ROE选股模型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策略因其效果优秀,引发较多投资人关注。实际上,我们确实可以自行搭建一个PB-ROE选股策略并依此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但我们也有另一种更为方便的选择——直接投资于价值指数。富国基金策略团队与华泰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林晓明坐而论道,在此分享核心观点。
一:A股市场价值投资指数,历史表现良好
价值指数是Smart Beta类指数的一种,海外市场价值指数ETF发展成熟、规模较大,A股市场目前仍处起步状态,有望在未来出现快速发展。选取A股市场比较常见的8个价值指数比较,其中国信价值指数采用结合估值(PB)和盈利(ROE)指标的选股策略,其余各价值指数采用以估值指标为主的选股策略(下表右下角单元格所涉及的四个价值因子均为估值类因子)。在加权方式上,国信价值指数为等权重,其余各指数为市值加权。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国证指数官网,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历史表现来看,在2007.6.29~2018.12.28内,以上8个价值指数中总收益最高的是国信价值指数,这8个价值指数总收益都战胜了沪深300和上证综指。但基于PB和ROE指标选取样本股的国信价值指数编制方案与其它7个指数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收益表现上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特色。
1)它的平均市值是介于沪深300、中证500指数之间的,但长期回报比其它代表大盘或中盘的价值指数都要好;
2)它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回报相对稳定,所有年份中跑输沪深300指数最多不超过6%,其它7个价值指数中,总回报与它相仿的(380价值和500价值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回报不够稳定,相对沪深300指数比较稳定的(国证价值、180价值、全指价值、300价值、800价值指数)总回报明显比较弱。
3)价值指数没有绝对的好坏,每种指数拥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理念的投资人。如果追求高回报兼具一定程度稳定性,那么国信价值指数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若更加看重指数相对沪深300的稳健性,那么国证价值等指数可能更为适合。
注:以2007年6月29日作为统一基准日令各价值指数点位除以沪深300点位,并以统一基准日取值为1进行归一化,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二:国信价值指数——PB/ROE的突出表现
估值盈利上,各价值指数均达到了优选出低估值、高盈利水平的价值股初衷。
380价值、500价值指数的估值和盈利水平高于其类比基准——中证500
国信价值、国证价值、180价值、全指价值、300价值、800价值指数的估值和盈利水平高于其类比基准——沪深300指数。
其中,国信价值指数的E/P、EPS、ROE三个指标均高于其它指数,B/P指标仅稍弱于180价值、全指价值指数排第三。
在估值与盈利方面该国信价值指数确实有突出表现。
这也再次验证了“内在价值”与“安全边际及成长性——估值与盈利”的核心,盈利驱动才是股价上涨的动力,安全边际只起到增厚投资回报的作用。长期来看,指数估值受系统性风险影响会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但估值不会“上天”也不会“入地”,获得长期投资回报的根源主要还在于盈利的增长。从这方面来讲,国信价值指数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除了在当前时点上估值、盈利指标均名列前茅外,其历史走势也非常优秀且稳健,是具有良好投资价值的指数。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三:当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投资合适的价值指数有望获得长期回报
从中证500指数的历史规律来看,PE见底先于净利润增速见底,即“估值底”领先于“业绩底”,目前A股估值水平已到低位,净利润增速仍在下滑,有望在未来出现改善。在经济周期及国家政策影响下,我们预计A股可能会逐渐进入估值和盈利修复期,投资风格以盈利驱动为主,回归价值投资本质,估值修复的过程也能进一步增厚长期投资回报。眼下是布局合适的价值指数的好时机,执行 PB-ROE 选股思路、兼具高收益和稳定性、行业及市值分布均匀、估值盈利指标出色的国信价值指数可能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产品为富国中证价值 ETF(512040.OF)及其联接基金(006748.OF)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