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有人问更看好黄金还是比特币?我居然思考良久……

2019-08-12

如果两年前有人问对比特币等区块链货币怎么看,富二或许会毫不犹豫的以主流金融机构的身份回答:风险太大,谨慎勿近。


但是上周末,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央行支付结算司的高级官员表示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即将“呼之欲出”,在运营架构方面或将采取“双层运营体系”。


这件事被各大金融媒体广泛报道,成功的引起了富二的关注。原来主流一直不屑一顾的事物,咱们最重要的官方机构可能有自己的态度哟。


这里富二来解释一下。“DC/EP”由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2018年3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金融改革与发展”主题记者会上首次提出。


他阐述到,央行研发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名字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用途在于货币三大基础职能中的“支付手段”,而非“价值储藏”与“价值尺度”。


请注意,官方一直在讲“数字货币”,并没未提到“区块链货币”,这意味着两者或许并非使用同一技术,或者官方刻意避讳这一称呼以让大众能明显区分。


那么“双层运营体系”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兑换给公众。


接下来,最重要的信息来了: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银行需要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数字货币主要目的是实现M0(流通中现金)替代。


啥是100%准备金?譬如说商业银行从央行那里拿到1万元数字货币额度,就要向央行缴纳1万元的准备金,然后才能用这1万元数字货币去兑换储户的1万元现金。


富二甩出大学里的货币银行学知识,跟各位客官解释一下,如果不是100%的准备金,会发生什么?


譬如说只要10%的准备金,那么商业银行向央行缴纳1万元准备金,就可以拿到10万元数字货币额度,并且兑换储户的10万元现金。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可以看作商业银行抵押了自己的1万元,从央行那里拿走10万元,其中9万元被凭空创造了出来,并散发到社会上。如果这个数字足够大,便可以引起一场骇人的通货膨胀。


但如果是100%准备金的话,没有货币被凭空创造出来,就不会发生通胀事件。那么数字货币纯粹是为了代替现金,用来起到支付的作用。



有人问了,听起来这样的数字货币和微信、支付宝没什么区别哇?


区别肯定是有的,数字货币的特点是可匿名性


譬如富二去超市买一瓶汽水,如果用现金交易,收银员收到现金,并不知道付钱的这个人是富二;但是如果富二用支付宝交易,那么收银员的后台可以看到,有个帐号为“富*”的人付款买了汽水,再深一层的后台也可以看到,“富*”用了一个编号为xxx的设备在何处付了款,这样富二的买汽水行为是可以被全程追踪的。


但是数字货币的现金替代的匿名性就可以让对方不知道你是谁,而且没有网络在线也能用,不像支付宝没网就不能支付。


此外,如果数字货币更多的替代现金,坏人的洗钱、制造假钞、携款外逃的犯罪行为就变得难以为继,金融环境将变得更加干净。


所以,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支付方式会变得和以前非常不同,客官要有这个预期。



有人肯定会问,这和我现在有多大关系,其中有什么投资机会?


富二思考良久,缓缓地给出这样的回答:

就像facebook想推出Libra对全球央行的冲击一样,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要推出法定数字货币,对全球央行和比特币之类的虚拟币市场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至少是巨大的心理冲击。


或许比特币等虚拟币还会应市大涨一番。但是应该想到的是,各国政府如果做,也是扶持自己的法定数字货币,而不是民间的没有国别的数字虚拟货币。


最近一段时间,比特币与黄金的涨跌出现了趋同性,作为同样拥有稀缺和货币属性的东东,让部分人觉得比特币和黄金一样有避险属性。但是比特币从来没有价值储藏功能,也容易被法定创设的数字货币取代。而黄金无法创设,也无法被其他贵金属取代。如果传说中的超大风险发生,没有价值储藏功能的类货币谁肯接手呢!


所以,回答标题的问题,如果是为了避险,还是要持有黄金。那么比特币呢,作为虚拟货币的始祖,区块链技术的弄潮儿,人类金融想象力的高峰,如果是纯粹当作纪念和收藏意义,闲钱多的话可以考虑去持有一点啦。

风险提示词条


1.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提醒您:投资证券,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2.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提醒您:审慎评估风险,理性融资融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