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掌柜在去年末的时候,综合市场共识,大胆的发了篇打脸贴——《2018年的十大猜想:慢牛、成长、通胀、高端造》。现在复盘一下去年的猜想,看被打脸了几条。
年初猜想一
A股走进慢牛初期。盈利回升趋势不变,机构资金占比提升,市场有望从春末走向夏初。
打脸啪啪响
今年A股走的出奇艰难。级掌柜盘算了一下数据,年初至今,主要宽基指数全部大跌,最抗跌的上证50,也跌了近16%。“慢牛初期”神马的,不存在的。
再细看一下今年的市场结构,大市值股票相对小市值股票,超额收益依旧显著。但在年头年尾(2月、3月、11月、12月),也出现了短暂的往中小创风格上的切换。
表:主要宽基指数各月份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截止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再说一下各行业。从行业相对表现来看,轮涨效应明显:
上半年主要是计算机、医药、食品饮料表现好,下半年变成了银行、非银金融、和采掘等行业。
总的来说,休闲服务、银行跌幅在11%以内,其他跌幅基本都在19%以上。
表:申万行业各月份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截止日期:2018年12月10日
那至于“盈利回升趋势”,今年也没有看到。包括净利润同比增速、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在内的基本面指标均下滑,这也是今年包括明年,市场担忧的因素之一。
唯一没有被打脸的预期,可能就只有机构资金占比提升了。根据上交所2018年统计年鉴,这几年,个人与机构(专业机构+沪股通)之间的持股占比差距,已经从2016年的59:41,下降到55:45了.
图: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
虽然2018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从市场活跃度、级掌柜和一些客户的交流情况、以及外资的不断涌入,今年机构投资者的持有市值占比,料将增加。
而在各类机构投资者中,虽然基金、保险机构持股仍处于主要地位,但从持股变动来看,保险、社保、QFII机构显著提升,但基金则显著下滑。
图: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
年初猜想二
龙头溢价的思路未变,从价值龙头到成长龙头,从“漂亮50”到“中证500”。
年初猜想三
结构行情可能仍在,只不过从“一九行情”开始向“二八行情”、“三七行情”蔓延,市场风格逐渐淡化。
这两个猜想我们一起说。
还好的是,
这把只有左脸疼,右脸没被打到。
龙头溢价的思路确实没变。
怎么判别龙头呢?
一是市值大的,二是盈利好的(此处用ROE指标衡量)。
我们分别用市值和ROE对全市场股票进行打分并平均分组,计算每组股票的涨跌幅。结果表明,ROE得分高的股票,表现相对更好。
但市值则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市值处于两头的表现相对较好,而中等市值则表现更差一些。
级掌柜私以为,以市值论龙头有失偏颇,市值大的一定是行业龙头吗?在我国国情下,似乎并不是这样。
表:龙头效应依旧显著
在行业内部,这样的龙头效应也比较显著。市值前10%和营业收入前10%的股票的涨幅,明显高于后10%。客官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涨幅越高的行业中,“龙头效应”越显著。
表:行业内部的龙头效应依旧显著
但是,“从价值龙头到成长龙头、从“漂亮50”到“中证500”,我们并没有看到。级掌柜以为,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价值、龙头将成为A股不变的主旋律。
不过中证500指数已经连续下跌三年,估值也连续跌破前期低点,作为基本面并不算差的指数标的,级掌柜期待它明年的表现。
级掌柜今天先复盘这三大猜想,顺便也将今年的市场结构特征剖析了一下。下次我们再说其它几大猜想的打脸情况。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