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曝光的对话录音中,女车主向奔驰4S店连环质疑:
➤除了买车费用外,额外支付的1.5万“金融服务费”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打给私人账户且不提供发票?
除了感慨这位女研究生车主的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其他“受害者”也开始一呼百应,对对对,我也被收过金融服务费,太害人了!
所以金融服务费就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物种,应该被彻底消灭掉吗?
汽车销售业的金融服务费,其实是汽车金融公司在委托销售公司向客户推销汽车金融贷款之中,产生的各类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金融公司办理贷款的成本费用、分给销售公司的利润等等。
有些汽车销售商喜欢用低息或者免息贷款作为销售噱头,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把应支付给企业的月交利息,变成了支付给第三方的单笔费用。
其实在金融运转系统中,资金的每一个动作发生都会产生对应的成本,即使闲置不动的资金也会产生机会成本,通俗来说就是这笔钱并应带来一定的收益但现在却没有。而金融机构在运转这些资金时就需要从被服务者手中抽取一定的费用来弥补成本损失,同时赚取一定的利润以继续金融运作。
如果你在金融机构办理了某项业务却没有支付任何费用,那就说明金融机构在运作你的资金时已经额外获取了应得的收入。
在银行的存款业务,一般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银行为你创建了账户,柜台为你提供了人工服务,银行定期还会为你核对账目,这些成本从哪里弥补呢?实际上银行在吸收你的存款后再借贷给别人收取利息,借贷差本身已经可以cover掉这部分服务费用了。
所以金融服务费本身是确实发生的费用,废除了它,所有的金融机构可能都会无力经营陷入瘫痪。
那这次的“奔驰服务费”事件中,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
金融服务费可以收,但请务必明码标价。其实相对于从银行贷款买车,汽车金融确实操作流程更为简单,贷款利息相对更低,对消费者来说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打着“免息”的旗号,却暗搓搓收取额外的费用实有欺诈嫌疑。直接在贷款利息上给予消费者折扣可能是更简单更磊落的做法。
金融服务费转入个人账户,无法让人放心!金融服务费本是正当费用,转入对公账户后才能有迹可循,这笔钱的来源去向公开透明,也能对其进行合法纳税。如果变成了私对私的转账,就等于进入了黑箱,这笔资金从此隐身,再发生什么猫腻可就谁也说不清了。
而与之对应的“金融服务费”也白纸黑字在各类产品宣传材料中写的清清楚楚,认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等,在每一位基金持有人的账户中都有迹可循。作为资管行业中信息披露最完整,最公开透明的一个分支,公募基金会继续在阳光下运作,富二相信,坦坦荡荡才能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