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确认过眼神,不是水果惹的祸!

2019-07-11

继“吃不起猪肉”的调侃后,“连水果也吃不起”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了。


进入6月份,食品CPI同比上涨8.3%,猪价和鲜果价格成为“CPI”的主力军,非食品项出现分化,终端需求疲弱的信号已基本确立。


结构性的通胀究竟蕴藏着什么?今日A股冲高回落,指数无惊喜,行业中有色金属上涨1.27%,电气设备、商业贸易等跌超0.6%。


一:确认过眼神,不是水果惹的祸!


6月CPI、CPI食品、CPI非食品同比增长2.7%、8.3%、1.4%,结构性通胀显示的是食品项供给不足和非食品项需求侧不足的矛盾。


其中:1)猪价环比上涨3.6%,创2018年初以来新高,目前“非洲猪瘟”及供给缺失情况正进一步蔓延且无降温之势,预计后续对CPI产生持续影响。2)夏季鲜菜大量上市,6月环比下行幅度继续扩大至-9.7%。3)受极端天气影响,苹果、梨等秋收冬储水果去年减产较大,今年水果价格已连续三个月大涨,6月同比上涨42.7%,创2006年以来的新高。



二:结构性通胀,消费未必落下“神坛”!


必选消费的需求应该是稳定的,但为什么业绩弹性那么大?事后看必选消费最重要的催化是涨价,若将CPI+PPI与统计局公布酒、饮料的利润增速画图,相关性十分明显。无论是PPI上涨(原材料价格)、还是CPI上涨(消费涨价)都会使得白酒为代表的消费品有提价的动力。因此,在CPI+PPI维持中性,结构性食品通胀下,消费业绩未必落下神坛!



三:抱团瓦解?

业绩增速差似乎还站在消费这一边!


2006年至今大的抱团出现过四次,每一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但目前高频数据显示酒、饮料和茶的利润增速减去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速仍在2011-2012年类似的相对高位。


未来是否会缩窄?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投资者选择抱团消费似乎仍然是当下非常合理的选择,但若未来三四季度消费出现“泡沫化”,则需要另作思考。


策略上按照三个逻辑:1)存量市场,产品为王,深挖龙头;2)永恒的主题:消费升级;3)创新:落实到应用层消费方向。

风险提示词条

1.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提醒您:投资证券,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2. 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提醒您:审慎评估风险,理性融资融券。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