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前最后几个交易日,也有不少客官出现了“假期前焦虑症”。操不完的心莫过于,特朗普的弹劾调查、英国的脱欧谈判、沙特油田袭击、伊朗核问题……不少客官在问,这样的局势下,是持币还是持股过节?这个选择其实关乎假期的生活方式~是需要惴惴焉不安地关心全球市场,一点变动就扰得自己心神不宁;还是在全世界买买买的同时,爽快地刷自己账户,全世界诸多大事等过完假期再说……
面对这样的抉择,富二有几个锦囊。首先,短期扰动市场因素很多,不妨将目光放长,中长期看待可以缓解不少焦虑;第二,自己判断是重要,同时要听专业观点作为决策辅助。国庆回来后,市场是怎么样的?四季度A股市场还有机会吗?对于A股和港股,富二请到2位大咖异口同声回答“有信心”。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张玉龙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下降过程中,预计年内价格和利率水平将继续下降,实际上进入了经济回落的后半段,当前需要关注盈利和经济底部的形成过程。“利率下降将进一步标志着进入下行的后半段,在下行至后的底部区域,改革开放将重新寻找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从宏观层面看,投资需求下行将继续推进实体经济的利率下降,成为确定性最强的宏观演变趋势。
第一, 在产出水平、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逐步下降过程中,股票市场首先处于低位波动的,然后形成结构性牛市。因此,当前位置就是长期牛市的起点。随后价格和利率下降后带来了企业成本下降和盈利改善,投资活动回升,经济复苏就会呈现出来,市场会重新上行。
第二, 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利率在货币政策的引导下下行,然后是信用债利率逐步下降。
第三, 海外经济逐步走向衰退,降息周期开启过程中,黄金也进入战略配置期。“因此,在大类资产中,将呈现出股债双牛的特征,黄金也进入战略配置阶段。”
张玉龙表示,经济的基本面是决定市场长期运动的方向,在经济逐步触底的过程中,A股实际上处在长期牛市的起点。
给了明确的判断及观点,也给了具体的配置方向,张玉龙看好四个方面:
首先是长久期的成长股。在利率下降、经济转型背景下,长久期的成长股估值水平提升更快,叠加盈利预期的改善,值得长期看好;其次是消费板块,消费升级是内生性增长的主题,是长期坚守的方向;再次是券商板块,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向直接融资,资本市场改革对券商长期利好;最后是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受益于利率下行,此类板块的配置价值对固定收益类的投资者具备吸引力。
富国海外投资部基金经理 汪孟海
富国海外投资部基金经理汪孟海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港股市场今年表现欠佳,但从长期配置角度看,在内地和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带来流动性改善、基本面周期性复苏和中资公司治理改善和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看好港股未来12个月的表现,长期来看港股也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
汪孟海介绍说,港股长期回报超越美国的标普500,根据彭博的统计数据,1964年7月31日以来,截至2019年9月10日,恒生指数全收益年化收益率12.47%,标普500全收益年化收益率为9.94%。
从估值水平看,从横向看,对比全球主要市场,港股市场明显低于其他市场,仍是较具价值的投资洼地;从纵向看,港股估值处在历史估值的下限位置。从股息率看,随着盈利的好转,港股市场的分红比例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在全球股市中处于较高水平。从分红公司的数量看,wind数据显示,恒生综指成分股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已经超过300家。
沪港AH溢价指数方面,目前A股较港股溢价35.56%。南下资金配置港股需求强烈。Wind数据显示,2014年底沪港深开通以来,截止2019年9月10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金额约为8800亿港币;内地资金投资人占比逐步提升,市场份额从1996年的1%大幅提升到目前的20%左右,预计未来会进一步提升到50%以上。
汪孟海表示,尽管港股投资价值凸显,但要想获得超额收益,依然需要以基本面为核心,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配合仓位控制,回避系统性风险,获取中长期较高收益。
在具体标的选取中,汪孟海表示,首先研究行业的景气度状况,包括行业增速、行业市场容量、行业竞争格局等,买入标的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不是单纯追求概念;其次考察公司基本面的核心要素,如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壁垒、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以及公司治理情况,再结合估值形成完整的个股分析。
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创造超额收益。汪孟海透露,每年调研和电话调研上市公司2000多家次,通过和上市公司的深入交流,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此外,还会同海外大型投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在资讯获取上争取快人一步。
国庆前的信心加持满满,客官有底气安心度国庆假期了٩꒰▽ ꒱۶⁼³₌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