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热门资讯
>
富资讯
>
正文
富资讯
是否要上周期股的车?
2020-11-19
近期周期股表现较好,而消费、成长出现一定回落,市场对于风格切换又有了新的声音和分歧。那么我们不妨以史为鉴,回顾一下过去几轮周期股大行情启动的驱动力有哪些?当下又是否满足这些条件?
2005年以来的几轮周期股行情
周期股一般是指强周期性行业,比如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金融地产等,会随着经济的波动而波动。自2005年以来的周期股大行情一共有5轮,其中3轮在牛市,2轮在震荡市。
➢第一轮是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
其背后的驱动力有“三碗面”: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
一是经济处于上行周期,内外需旺盛拉动住宅、汽车等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上下游产生辐射,周期品非常受益;二是股权分置改革提振了A股的市场情绪;三是流动性持续宽松,叠加“汇改”后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大量热钱涌入。
➢第二轮是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
主要来自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驱动。
一是“四万亿”的政策刺激下,需求侧大幅扩张,周期品大幅涨价;二是10万亿信贷的投放,导致流动性环境非常宽松。
➢第三轮是2010年7月至2010年11月,
这一阶段上演了“煤飞色舞”行情,主要源于流动性宽松。
一方面,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释放出QE2政策信号,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资源品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国内货币政策出现微调,信贷开始放量,改变了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和通胀预期,带来资源品的涨价。
➢第四轮是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
这一轮的推力是政策和流动性。
一是国企改革提振市场风险偏好;二是流动性宽松,主要来自多次“降准降息”,以及两融剧增、场外配资的大举入市。但这一阶段不一样的是,经济和周期品价格都处于下行通道,所以这轮周期股并不是表现最好的板块。
➢第五轮是2016年5月-2017年9月,
这一阶段主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
本轮处于“L”型经济的“新常态”,且自上而下大力推动转型升级,摆脱以往大水漫灌的增长方式,因此,没有货币泛滥也没有投资过热,工业品价格的持续回升主要来自于供给侧收缩。
历史的启示和当前的思考
回顾2005年以来的五轮周期股大行情可以发现,周期股大行情的启动需要至少满足以下三大条件之一:
1)需求大幅改善;2)供给大幅收缩;3)流动性极度宽松。
从目前看,全球流动性维持宽松,但边际放缓;海外供给端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存在一定收缩,但随着疫苗落地,供给端的掣肘因素也将逐渐解除;而经济复苏下的需求改善是当下最核心的驱动力,叠加疫苗取得重大进展、强化经济复苏预期,周期品的估值修复逻辑也进一步强化,但考虑到短期疫情不断反复,弱复苏或为定局。
从操作而言,既可以保持均衡,中性化风格摆动;也可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专注医药、消费、科技这样的优势产业,忍耐风格摆动;又可以做一个“墙头草”,把握节奏、及时止损。但最关键的是,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有纪律、有定力。
相关文章:
秋天最不能错过的美食有哪些?
宠粉福利 | 富国“宝藏”基金经理&行业专家,为你赋能!
129只、4682万、5.65亿,权益大厂告诉你这些数字背后的“买基哲学”!
关注这个微信号
0
人阅读
0
赞
分享这篇文章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两年“新高”有何投资机会?
下一篇:富国基金张圣贤:粮食安全视角下挖掘农...
相关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