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邻居小W来吐槽说,这周心情实在不“晴朗”。因为他所在的各个上海群都炸锅了,焦点就是新“上海外牌限行政策”。

家住上海西郊的小W,以往都是开着一辆外地车牌的上海本地产轿车往返浦东浦西,只要在早晚高峰错开限行时段,其他时间高架、市区都能开。
但是从11月开始,一切都变得很难,几乎整个白天,他都没法开车上市区的主要高架、隧道、甚至大桥了。特别是经常要走的南北高架、延安路隧道,在限行时间都不能上,而地面交通又不太可行。他的车顿时变成了只能夜间出行的“幽灵车”。 所以周一起,他的出行变成了共享单车+公交,通勤时间妥妥的增加了40分钟以上。 接下来怎么办?小W觉得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把刚到手不足一年的新车当二手车卖了,然后再买辆送沪牌的新能源车。 趁着双休日小W去各家新能源车店跑了一圈,只见人山人海,挤满了像他这样的焦虑外牌车主。销售员兴奋地说,最近一天能卖掉十几辆,后面的要排到三个月后才能提车。小W几乎晕倒在地…… 因为,目前上海有160多万辆外牌车,占上海车辆总量的30%,而沪牌10月的拍卖结果显示,中标率为12.7%。额,拍牌是个技术+运气的活,耗时费力…… 所以,在上海,免费送沪牌的新能源车,成了买车者眼中的香饽饽。 同样还是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印发。
对此事件,大家第一反应——新能源车要火了;市场的看法更为直白——3万亿市场要沸腾了!
我们先来看看“规划”的要点有哪些:
1、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
2、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3、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
4、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副产氢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应用,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
注:要点总结取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长远看起来新能源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更具象的情形又是怎么样?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0年的0.49万辆显著增长到了120.6万辆,占所有汽车销量比例仅为4.68%。如果汽车年销售总量是2500万辆,20%则是500万辆。无疑,这个数量将非常巨大。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备受市场追捧,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达到34.96%。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日 随着新能源车销量提高了,上下游产业链自然也是活力满满,新能源车行业投资价值再次被关注。 其中,那些善于长期蛰伏观察的投资猎手,能通过持续深度的研究、中长期视角的布局,来顺利捕获新能源产业链长期成长的投资机会。
富二家就有这样一位“成长猎手”——杨栋,比较善于新能源、新材料等清洁能源行业长期投资机会的挖掘。
杨栋,具有9年从业经历,5年投资管理经验。
在第七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榜单上,杨栋榜上有名,荣获“三年期股票投资基金经理英华奖”。
“栋力”十足的杨栋,其管理的 富国低碳新经济(001985) ,近3三年表现怎么样?

在他管理低碳 新经济(001985)近 5年的时间里,历经2016年的熔断、2018年的熊市,最后在2019年以来的反弹行情中脱颖而出,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到9月底,成立以来 净值增长率达179%,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仅8.28%,超额收益率达 171%。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统计区间2015年12月18日至2020年9月30日 此外,他管理的 富国清洁能源产业(005368) ,成立于2020年3月6日,截至2020年9月30日,基金成立以来净值累计上涨 48.44% ,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及沪深300上涨19.08%、11.98%,超额收益显著! (数据来源:基金及业绩比较基准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沪深300指数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0-09-30) “成长猎手”杨栋,对能源行业研究可以说是“既精又专”:
在富国基金担任研究员期间,擅长挖掘包括新能源等趋势向好的行业,对能源相关产业有全面、深入的研究。
1、清洁能源板块的alpha机会长期存在。而要找到高回报的公司,一定要基于技术创新。
2、长维度来看,人类的能源形势,最终会形成以清洁能源发电,结合储能,最后通过电驱动来影响到人民生活的生活方式。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会聚焦在朝着这个方向演化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
新能源行业发展势头滚滚向前,新能源车选择也是多种多样,选购新能源车的事,可以交给自己,投资新能源产业链这件事,何不交给这位“成长猎手”?!
注:基金经理杨栋当前在管的同类产品还有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定开,成立于2020年6月,因合同生效不满6个月暂不列示业绩;富国低碳新经济成立于2015年12月,2016-2019年度基金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为13.05%(-8.16%)、23.79%(7.48%)、-24.98%(-15.45%)、63.47%(20.24%),2020年上半年基金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为43.47%(3.0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风险提示: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不等于未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