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
今天大跌,就知道谁抱团“宁”和“药”
所以,创业、双创、科创,都绿的发亮。
宁王下跌,原因众说纷纭,但药茅躺平,导火索比较明确。
今天级掌柜来聊一聊医药的大跌和后续展望。
药茅下跌的导火索是:
今天美国商务部公布了UVL(未经核实名单),包含此公司的上海、无锡两工厂。
市场闻讯大惊,这是又被拉黑了?
随后,“药茅”发表官方声明,级掌柜总结重点有三:
UVL(未经核实名单),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实体名单”或“黑名单”
(画外音:不要恐慌!不要错杀!)
被纳入的原因是,公司使用的生物反应器硬件和过滤用超滤膜包,需要每年向美国商务部报批。过去公司一直都能得到批准,但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这两年美国商务部没能来现场检查公司无锡和上海工厂,因此暂时被列在未经核实名单上面。
(画外音:暂时的!都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观原因!)
对公司具体业务影响不大
不过对于第3点解释,市场并不买账,因为供应链问题,确实让人担忧——如果供应不上,是否会对公司生产产生影响?
级掌柜也去咨询了多家券商研究员,得到的答案如下:
➤ 首先,上海和无锡的设备建设后,不需要此类设备。即已经建成,而非持续消耗;
➤ 其次,即便后续需要,相关设备和耗材的供应链已经全球化,除了美国之外,欧洲、日本、国内都有现存和候选供应商;
➤ 再次,即便以上都有问题,公司已经前瞻性布局了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算是公司自身有应对风险的能力。
◆ 总结:大概率是虚惊一场,对公司经营影响可能较小。
此外公司也表示,正在积极协调现场检查、解决名单问题。
解释呢,也是很清楚了。确实,仅看这一事件的影响,市场确实有过度反应的可能。但是,级掌柜短期创新药行业,仍维持相对偏谨慎的态度。原因在于,赛道可能过度拥挤了。
过去几年,我们对创新药行业进行了几轮炒作:
2017年,炒审批速度加快,即上市的新药多了,创新药企业就有盈利空间了;
2018年,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炒作创新药的放量逻辑;
2019年,纳入医保后预期业绩兑现,炒作业绩逻辑;
2020年,炒作管线紧张
◆ 赚钱效应大幅提升,引来大批公司入局,创新药赛道早已变得过于拥挤。
但是到了2021年,大家发现很多创新药企业由于研发费用过高,并没有赚到钱。同时,部分创新药公司开始投机取巧,瞄准国外已经有效果的靶点跟风研发,变成了伪创新。之前政策纠偏,算是戳破了这一泡沫,而过度拥挤的格局,导致行业整体可能难有爆发性机会。
至于CXO行业,目前业绩增速仍旧较高,但估值却不便宜。短期市场风格杀成长捧价值,CXO可能并不符合这一风格取向。此外,海外订单是CXO公司的一大增长点,如果海外真的出现了限制性风险,那么对CXO可能也会造成打击。
因此,级掌柜海外维持昨天的观点:当下,防御可能是最好的进攻。
价值风格
价值100ETF(512040)
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100032)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