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苏联解体30年,俄罗斯“头重脚轻”的经济发展之路

2022-03-22


自俄乌武装冲突爆发以来,地缘政治风险急剧上升,欧美国家对俄制裁不断加码,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振动。


此次地缘冲突再次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俄罗斯,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历经了3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然而作为如今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九的国家,其GDP是我国GDP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及我国广东省的GDP总量。


这不禁让级掌柜想到,为什么苏联解体3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如此惨淡呢?


成也资源,败也资源


谈到俄罗斯,很多客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国土面积第一,而如果让大家提几个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企业,可能很多客官都答不出来。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我们身边却很少看到俄罗斯商品,俄罗斯企业知名度远远不及欧美、日韩企业,这与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是很不匹配的。


那么究竟俄罗斯的龙头企业是哪些呢?截至俄乌开战前夕,莫斯科交易所市值最大的10只股票,包含4家油气资源企业,3家矿业资源企业,2家钢铁企业(均高度参与煤炭和铁矿石开采),与资源无关的企业仅有1家银行。俄罗斯“支柱型”产业从这些龙头上市公司中也可见一斑了。


图表1  莫斯科交易所前十大公司


俄罗斯拥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国土面积给俄罗斯带来非常大的资源优势,这些资源型企业正是孕育在这样的优势之上。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石油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占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俄罗斯是重要的资源出口国,其经济发展是高度依赖于油气出口。如图表2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GDP总量与原油价格高度相关,两条曲线走势几乎可以重合,相关系数超过了90%。


图表2  俄罗斯GDP与原油价格走势

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俄罗斯,经济发展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前苏联解体30年来,俄罗斯GDP高速增长阶段仅仅在本世纪的前十年,主要得益于当时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最近十年里,受原油价格波动以及欧美多次制裁,俄罗斯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轻工业发展不足,工业体系不健全


在前苏联时期,俄罗斯就是以重工业为主,苏联的轻工业本身不受重视,而且主要集中在东欧的加盟国。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轻工业短板更加暴露无遗,俄罗斯政府无力为民众提供生活必需品。如今历经30年的市场改革,轻工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2020年俄罗斯进口商品中轻工业产品占比达到15.8%,而出口中轻工业占比仅为7.5%,同期我国进口商品中轻工业产品占比为6.7%,出口中轻工业占比则高达24.4%。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轻工业如此薄弱呢?


虽然有苏联时期遗留下重视重工业历史的影响,但很大程度还是由于俄罗斯发展轻工业成本较高。




➤  在对内方面,广阔的国土面积,稀疏的人口密度,成为俄罗斯发展轻工业的劣势,这极大的增加了原料运输成本和产品运输成本,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  在对外方面,虽然俄罗斯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由于纬度过高,冰封期太长,导致俄罗斯真正可用港口较为稀少,主要是几个位于欧洲的港口,例如圣彼得堡等,但这些港口多为内海港口,出海困难,导致俄罗斯出口品竞争力明显弱于欧洲产品。




图表3  俄罗斯主要港口分布


寡头垄断,创新活力不强


前苏联解体初期,叶利钦采用“休克疗法”对俄罗斯进行经济转型,大跨步将国有经济私有化。在此过程中,俄罗斯产生了一批寄生于权力的经济寡头,这些寡头们控制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1992年,叶利钦将全国资产以凭单的形式分割,凭单也被称为“私有化支票”,凭单可以用来兑换公司股份,这些股份既可以持有也可以进行交易。


图表4  凭单


俄罗斯政府设想着就此实现国家资产的大众私有化,但官僚资产阶级大量低价收购居民手中的私有化证券,凭单成为了将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产的一个工具。这些人逐渐获得对某些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再通过企业牟取高额利润,就这样,这些人将手伸向了石油、冶金等各个行业,逐渐完成了对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掌控。


在经济转型早期,俄罗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1992年12月俄罗斯CPI高达2600,随后几年通胀率逐步下降,但直至1995年12月CPI仍然高达200。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恶性的通货膨胀呢?


我们从商品供需角度简单分析一下。在商品供给方面,前苏联的解体以及计划经济的突然破除,导致各个加盟国之间的协作体系打破,例如苏联的中亚国家主要负责生产棉花,然后运到俄罗斯进行纺织,但解体后中亚国家会将棉花出口到价格更高的地方,俄罗斯纺织所需棉花成本将大幅上升,再叠加俄罗斯轻工业的薄弱,导致商品供应紧俏。在商品需求方面,俄罗斯国有企业价值被私有化分配给国民,国民财富增加,而且国民由原来的计划消费改为自由消费,消费愿望大大增强,增大了对商品需求。


供需的不平衡是导致俄罗斯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高通胀促使普通国民为维持生计加速抛售私有化凭单,对国有资产向寡头的集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图表5  俄罗斯90年代通货膨胀情况

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形成了所谓的“七大寡头”,这些寡头不仅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还高度参与国家政治,“七大寡头”之首甚至曾说过“我能让一只猴子当上俄罗斯总统”这样的话(关于“七寡乱俄”的故事以后可以再跟大家分享)。


进入新世纪后,普京上台大力打击寡头,但俄罗斯寡头垄断经济的境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垄断经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俄罗斯企业的创新发展。最近20年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时代,但俄罗斯在互联网领域基本没有全球知名公司。


从研发支出的投入来看,俄罗斯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仅在1%左右,而且这一水平自上前苏联解体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这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30年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不佳,但创新水平的不足又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负反馈。


图表6  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


苏联解体30年以来,俄罗斯“头重脚轻”般的经济发展道路曲折坎坷,且其市场化改革也无疑是失败的。俄罗斯与我国基本是从同一时代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但如今两国经济发展情况却冰火两重天,并且呈现差距越来越大的态势。


俄罗斯在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大量国有资产却流进个别资本家的口袋,寡头们大幅侵吞了普通国民的财富,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作为一个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赖于资源的经济体,经济发展本就“一条腿走路”,发展方式单一且缺乏活力。此次俄乌冲突,欧美国家又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力度,更使得未来俄罗斯经济面对更加困难的发展困境。可以说是夹缝求生,前路艰辛。(完)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