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安倍遇刺,日元为何走出升值的步伐?

2022-07-13


客官们好,我是专注ETF投资的级掌柜。今天不聊A股,聊聊安倍事件发生后,日本各类资产的反应,以及背后的“安倍经济学”。


上周五上午10点半(北京时间),级掌柜的手机突然几哇乱叫,打开一看,各类财经APP的弹窗跃然屏上: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一场选举活动中胸部中枪


随后,日元拉升、日股开盘跳水。面对突发事件,资本市场最擅长瞬间选方向、泄情绪,而这次,走势往往正相关的股汇,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图:日元快速升值


图:日本股市大幅下跌


一个是风险资产、一个有避险属性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炒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炒股。收益能力和风险共存,是股市的最大魅力,也是风险资产的定义。


但是,充满风险的地方,也往往最害怕风险,因为不确定性的提升,会直接影响预期回报:


今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股票指数RTS当天暴跌40%;

2020年春节国内疫情封控,年后开盘上证指数大跌8%……


这次,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在号称治安最好的日本被公然枪杀,未知风险陡然上升,日本股指恐慌性大跌。


但日元不同,日元素被称为“避险资产”


如果说美元的避险属性,来自美国全球霸主地位的信用背书、以及全球通用的货币属性,那么日元的避险属性,则来自于“低到不能再低的利息水平”和套利资金的花样操作。


日本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安倍在任期间,国债利率一度为负。什么意思?客官们把钱存进日本银行,基本没有利息,甚至还要倒贴管理费。


在此背景下,如果现在让客官们做个选择:究竟是把钱换成日元存到日本银行里付管理费,还是老老实实的拿着人民币存进咱们银行里赚利息?


显然,后者更有诱惑力。


图:日本和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套利资金也是秉承着如此朴素的想法,来了个“空手套白狼”:先借来日元这种低息货币,然后换成高息货币例如人民币。这时候,无论是把人民币存进中国的银行里、还是买成安全等级较高的中国国债,都能赚到一定的利息。等到赚爽了赚够了,反手取出人民币换回日元还债,直接就赚了个利差(假设高息货币没有相对日元贬值)。


这个套路就是外汇投资机构最主要的策略——套息交易。


但是,如果在持有高息货币期间,突然发生了某种风险事件,高息货币可能面临贬值风险,这时候各位客官会怎么做呢?


大概率是,保险起见,把高息货币换回日元,获利了结(平仓)。


这时候,日元会因需求量上升而升值、高息货币会因因供给量上升而贬值。这种日元相对高息货币的升值,又反过来作用于还未平仓的套利组合,进一步加快平仓步伐,形成对日元升值的良性循环。


以上,就是日元被称为避险资产的原因


当然,日元能长期维持低利率,离不开两大前提:



日本经济长期保持低通胀、不会限制日本央妈无节制的放水


日本经济增长保持相对稳定,带来了日本货币政策的稳定。


一旦这两大前提破灭,日元“避险资产”的地位可能岌岌可危。


图:日本CPI长期维持在2%以下


“安倍经济学”的终结预


日本之所以长期维持如此低的利率水平,主要是为了拯救较低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胀水平。


90年代,日本股市楼市堆积的巨大泡沫被刺破后,日本陷入到经济危机中:企业停止扩张、变卖资产、大量裁员;居民收入骤降,不敢消费,热衷存钱;人心惶惶,恶性循环,日本陷入低欲望社会。



为了拯救日本经济、提升通胀水平,安倍在任期间推出了“安倍经济学”中著名的“三支箭”:


1)激进的货币宽松;

2)积极的财政扩张;

3)促进并发展民间投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激进的货币政策”:大规模买入债券向实体撒钱,负利率政策导致10年期国债期收益率下跌至负值,大规模购买ETF拯救股市吸引投资……总之就是花样给钱、刺激需求。


图:2010-2015年日本央行持有全市场一半的ETF


从结果来看,实施初期,日本的通胀和经济虽有阶段性回春,却最终又趋势性回落。但是,日本经济学对“股债汇”等资产价格,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 股市:2013年到2021年,日经225指数上涨18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07%。既得益于经济的阶段性回升、也来源于流动性充足带来的估值回升。


➤ 汇率:利率宽松的副作用是汇率贬值,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从2011年左右8.4一路下滑到当前的4.9。


➤ 债市:前文已说,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此时,安倍去世,市场猜测:“安倍经济学”是否会就此终结?如此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会走向收紧的明天?所以,股市汇率上演反转:股市下跌、汇率升值、或在以此致敬“安倍时代”的终结。


但是,对日本来说“安倍时代”真的能终结吗?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