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正文

热门资讯

不生战新板这个二胎,老大创业板就开心了?

2016-03-23

 

2016-03-16

 

不久前,一段男孩要求妈妈不生二胎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熊孩子边哭边喊:“妈,我今儿就把话撂这儿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呜呜……”

 

可是,不生老二,真的对老大有好处吗?

 

富二想说:首先,没有弟弟妹妹,你那些玩腻的破玩具还得自己继续玩。否则,可以扔给老二玩,让爸妈给自己买新的。

 

这和战新板与创业板的关系一样。不让生战新板这个二胎,创业板手里那些破壳玩具就继续死灰复燃,但本来呢,可以换新的,把破壳扔掉的。

 

当然,从表面上来看,市场应该遵循一种叫做“供求关系”的简单原理——如果钱多股票少,那么股价就涨,反之,如果钱少股票多,那么股价就跌。

 

供求关系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如果各位客官关注最近的财经新闻,就会发现目前出台的与股市相关的政策,有着对这一原理比较娴熟的运用。

 

富二觉得,战新板的删除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A股的供求关系。

 

创业板VS战新板:


事实上,不管是注册制还是战新板,都将增加对A股的供给,而这供给,对创业板来说,或许压力更加沉重。

 

战略新兴板:

 

主体是战略性企业、创新型企业,看重的是与主板市场的互通发展。

 

创业板:

 

主体是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看重的是企业的高成长性。

 

业内人士评价:

 

内部看,上交所内的战略新兴板与深交所内的创业板地位相似;

 

外部看,前者的审核标准趋近于主板,定位应该比创业板要高一些。

 

创业板享“供给暂停”红利:

 

2012年末至2014年上半年,创业板逆主板走势而大涨,主要由于新股发行暂停,创业板个股享受到 “物以稀为贵”的好处。于是,创业板指数在18个月时间里涨幅超过300%,并在20156月将市盈率一度扩大至135倍。

 

而战新板无疑是创新类新股上市的快速通道,一方面此前有很多在境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就想搭乘“战略新兴产业板”的东风回到A股上市;一方面,战新板概念的推出给了很多之前不达标的拟上市企业以新的希望:只要披上了新兴产业的外衣,就可以借“互联网+”的东风,登陆A股市场。

 

战新板的停滞,可以看做是管理层关掉了其中的一个闸门,人为减少了供给。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站在目前的时点,创业板依然有50倍估值,观察已披露的创业板年报盈利,不难发现只有部分企业能支撑当前估值。对未来创业板的投资过程中或将会更加注重业绩和估值的匹配,落到传统的基本面分析。短期来看,战新板的暂停表面利好创业板,但重演15年疯狂行情概率不大。

 

而另一方面,本来通过增加供给,可以促使创业板的估值逐渐回到相对合理的位置,使真正的成长股再次具备充分的投资价值,让看空的投资者尽快转变为重新入市的多头。但现在,这一点可能又难以做到了。因为捡便宜货的机会没有了,观望资金不敢入市;而炒作股和壳公司又洋洋得意的站在高高的台阶上赖着不走,成为舞台上尴尬的角色。

 

客官看,今天创业板指数一波三折,以下跌收场,也是市场对这一政策理解的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