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央妈要干大事,连续两天就14天逆回购询量

2016-08-24

文章来自:Wind资讯  原文有删改



央妈时隔逾半年后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824日开展500亿元14天逆回购。此外,央妈823日就14天逆回购需求询量后,824日再次就7天和14天逆回购需求询量。针对央妈操作,市场解读不一,有认为此举为逼迫市场去杠杆,也有观点认为主要为平滑市场波动。


图:近期央妈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公开市场方面,本周有4050亿逆回购到期,累计净回笼将达550亿元,本周无央票和正回购到期。此外,826日还有4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今年以来,央妈在公开市场累计投放量达到了134143亿元,净投放量为539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四周,央妈在公开市场投放量2165亿元,回笼量1055亿元,净回笼达到了1110亿元,资金面对此反应明显。


824日,资金面延续紧势。中国7天期回购利率一度大涨逾11个基点至2.5169%,创3月末来盘中高点。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部分品种也顺势走高。


图:银行间吱呀回购利率部分品种走势情况



海通证券姜超认为:,央妈重启14天逆回购,此举虽有助于稳定中短期资金面,防止利率明显上行,但也将抬高机构资金成本,结合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紧平衡操作,央妈或旨在控制债市杠杆。


申万宏源研报认为,此次操作主要传达几层含义:第一,更希望投放偏长期的资金,而隔夜及7天资金偏紧的格局难有明显改善。第二,前期债券收益率急剧下行,伴随投资机构的加杠杆,无论是银行间还是交易所回购余额的快速增长是佐证,而央妈并不希望降低短端资金利率以免助长加杠杆行为。第三,通过逆回购投放资金,降准虽然仍有必要,但短期概率下降。


但是市场对此的解读却比较分化:


一种观点认为,14天逆回购利率高于7天逆回购,表明央妈有意提高货币市场利率,提高加杠杆的资金成本,是逼迫市场去杠杆的措施。

 

比如:九州证券研报说此次14天逆回购重启只是引子,真正的风险是隔夜资金的持续紧张、可得性下降、波动性增强,导致套息交易的成本上升,甚至被迫去杠杆,引发“下跌-去杠杆”循环,这将给债市带来长期的调整压力。

 

再比如:中信证券固定收益主管明明点评重启14天逆回购称,中国央妈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可减少公开市场滚动操作压力,同时体现了央妈对债市高杠杆的担忧和维稳流动性的意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14天逆回购期限较长,有助于平滑市场资金面波动,同时有助于降低货币市场14天利率,因此有利于债市。

 

比如:兴业固收报告称,央妈的确不愿意看到市场加杠杆,如果启用14天,来代替隔夜,的确可以起到抬升套利成本的作用,不过隔夜的资金是钱,14天的资金也是钱,因此目前来看,央妈并没有通过收紧总量流动性来去杠杆的意图。


再比如:国泰君安债市报告称,央妈增加14天逆回购操作,显然是为了更好的平稳机构流动性预期以及增加央妈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避免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被动下调法定准备金率从而释放政策宽松的信号。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

Pageview 197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