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正是读书天。富二号召大家,来一起学习啊!
2017年李迅雷老师很火。今年年初,李迅雷从海通证券转会,担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前几天刚和任泽平老师“怼”过了货币政策,紧接着发研报谈及“2017年经济格局与投资思考”。
李迅雷老师的研究成果,业内还是很有口碑的。彼时其加盟海通证券后,海通证券研究所在2013年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中获得“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在宏观领域,他培养了“得意门生”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
以下是李迅雷关于2017年经济格局与投资的思考
1. 全球经济减速:国内投资下行,经济增速持平
首先欧元区形势不容乐观,债务和人口老龄化两大难题阴魂不散,2016年6月份英国闹腾了一番后公投脱欧,如今的欧洲更扑朔迷离了,还有潜在风险,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明显放慢了节奏。
美国呢,从3季度GDP来看反弹至3.2%,但迅雷老师指出,这种反弹主要依靠的是出口和存货投资,并不是可持续的长期饭票。而且就业问题依然是老样子。
别人家似乎没什么余粮了,自己家现在是什么个情况?迅雷老师敲黑板了,“逆全球化下的产业海外转移影响下,出口实现负增长。2017 年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未消,但通胀压力未必大。”
2. 贸易保护主义下的中国出口竞争力依然强劲
看一看主流观点对于对外贸易问题的讨论,评论偏悲观。中国传统外贸的优势逐步削弱,新型竞争优势有待形成,似乎对外贸易只能维持弱势运行。
但迅雷老师认为,大家不必太悲观。
没错,我们的出口现在是负增长,但是由于全球的出口份额也在负增长且更为显著,故我国出口份额仍在继续抬升。就是说,虽然我没成绩退步了,但是你看全班的成绩都在退步啊,所以本人我,依然是在进步的,要骄傲!
迅雷老师进一步指出,即便特朗普在今年对话实施贸易保护,会对中国的出口有一定影响,但不会是致命的。“这些年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经济地位已经被确认,印度、印尼等国虽然劳动力便宜,有人力资本的优势,但产业配套上还难以和中国抗衡,估计今后20年仍是这样,中国就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终点站’了。”
3. 2016楼市销量或见顶、人民币大概率会贬
当前房价上涨主要是货币现象,居民房地产投资加杠杆也属货币现象。从居民房贷占住宅市值比看泡沫不大,但房价仍高企,我国的购房负担水平约为 20 年,而美国仅为 7-9 年,由于货币超发、资本管制,股市、债市、楼市都存在严重高估。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在 2010 年已见顶,新开工 2013 年见顶,销量 2016 年或见顶。
从
短期来看,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收紧的拐点,因此近期亚洲新兴国家的货币普遍出现明显的贬值,股市也出现下跌。从相对通胀角度与 GDP/M2 角度来推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存在较大的贬值空间,我国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17 年政策展望与改革的侧重点
2017 年的政策要点在于稳增长可把握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国企改革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两大侧重点。近年来稳增长的代价是货币与投资的畸形增长,名义 GDP 与国债收益率的鸿沟即是货币超发的重要体现。M2 持续高增长的代价之一就是全社会杠杆率的快速增长,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2017 年货币政策稳健加中性,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经济、政治、人性是影响资本市场的三大因素,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增速高低影响企业盈利进而影响市场,经济减速背景下只有结构性机会;政治或政策不能改。
变趋势但能改变斜率,川普上台对中美政治关系带来不确定性;人的情绪因素对短期波动影响较大。“十三五”路径规划带来发展新机遇,新型消费、信息经济、智能制造成为三条产业主线。
2016 年以来美林时钟的切换速度显著加快。货币相对于 GDP 的超发使得尽管热点的切换存在随机性,但热钱的宣泄却是必然的。
本文综合自李迅雷研报《2017年经济格局与投资思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富二删除。
长按二维码获取富国基金微信号↓↓↓
FOF组合
一键购买
场内货币
基金定投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