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一个重大利好,一步一个脚印向我们走来……

2018-10-25



众所周知,在真正的艰难时刻,一切语言上的安慰都是苍白无力的。

 

生病时,男朋友说任何话都是错,“多喝热水”“早点休息”“我真是心疼死了”,统统负分。

同理可得,对当下A股市场的股民们来说,“要坚强”“前途是光明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话听起来也未必那么悦耳。

 

什么是有效的?

 

生病的女生突然接到男友电话,“开门,我买了药和粥。”


萎靡不振的市场频频收到监管爸爸的通知,一项项利好正在扎扎实实地落地,比如——

 

监管机构正持续推进股票回购制度的完善。

 

什么是股票回购?


顾名思义,回购就是上市公司自己花钱买自家股票,可以理解为发行股票的反向操作。

 

上市公司不想着怎么融资,反而“自产自销”了,这波操作到底有什么好处?

1


上市公司自知公司运转良好,无奈被市场低估,算笔账现在买入自家股票绝对不亏,这是在用行动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能够起到稳定股价,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2

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大部分情况下可以迅速提升长期负债比,起到优化资本结构的作用。


3


公司回购了自家股票,那在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数量就少了,那么每股收益自然就提高了,这就变相地把利润分配给了股东



回购这套玩法其实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但是在70年代尼克松执政期间才得以推广。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滞胀阶段,尼克松为了扭转经济下行的局面,限制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结果使得股票回购这种方式流行了起来。

 

美股漫长的历史数据表明,“回购”确实是美股长牛的“助推力”——


首先美股回购的数量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有一只“标普500回购指数”,专门描述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最近一年回购比例最高的100只个股的表现。从2009年3月以来,标普500回购指数的涨幅明显高于标普500指数,这就说明大规模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要比其他股票表现得都要好,在这轮美股牛市中时有拉动上涨的作用的。



看来“回购”是经过美股试验过的“助推力”,那我大A股是不是也可以借来一用呢?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股票回购的数量是逐年上升的,2018年以来还创下了新高。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整理,数据截止至2018年10月16日

 

但遗憾的是,似乎并未从大A股的走势中看到“回购”发挥出巨大力量,至少没有美股那么显著。


为什么?难道因为“回购”土生土长在美国,来到A股有点水土不服?

 

原因一:美股市场回购多发生在“牛市”,A股市场回购多发生在“熊市”


其实股市的上涨归根结底是公司基本面向好带来的,“回购”这个行为本身并不能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长期、持续的影响。


它的真实作用是给市场注入现金流,同时向投资者传递上市公司估值被低估的信号,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稳定性和信心。

 

而在美股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有能力进行股票回购,同时也给股东带来了更多的财富效应,这一把“助攻”效果尤为显著;


但在A股市场,回购通常带有“救市”的特征,在市场底部区域,股价、估值整体偏低,也是大股东回购的好时机,但想依靠回购来“力挽狂澜”显然就比较吃力了。

 

原因二:回购虽好,但力度不足!


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回购公司股价的后续表现跟回购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简单来说,股票回购的比例越高,股价表现越好!


但问题是,虽然A股当前的回购量创了历史新高,但跟美国相比,不管是总量还是比例上都远远落后。


2018年以来,美股市场股票回购规模已达到13589.2亿美元,而我A股是244亿元人民币;


比例上看,在美股市场,所有回购股票的公司中,公司回购金额占流通市值超过5%的有51%,而在A股市场只有6.9%。


这说明什么?

“回购”的力量还未真正在A股显示出来!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可以说在持续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地进行股票回购,提出要增加股票回购情形,简化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建立库存股制度等。


就在本周,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公司法修正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话不多说就是干!

A股的回购制度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与国际接轨,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所以“前途是光明的”这句话,在我A股市场绝不是一句无关痛痒的安慰,而是踏踏实实地“正在进行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