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A股继续旺旺旺旺,过年的喜庆延续,正好撞上开大会的利好。正值开会之际,相关研究报告铺天盖地而至,级掌柜看了几十篇此类报告后,总结了三大重点。
重点一:“日历效应”显著
根据广发策略最新研报,“数据真空”叠加“政策期许”,使得A股历史上的“大(两)会行情”大概率存在,且这一效应在会前一个月更为显著——2005年以来,大会开幕前一个月:
上证综指12涨1跌,平均涨幅2.6%。
中小板自2006年成立以来,会前一个月均上涨,平均涨幅5.3%。
创业板自2011年以来,会前一个月也有6次上涨1次下跌,平均涨幅7%。
但是,会议召开期间和闭幕后的一个月,股指表现则是涨跌各半,大会不再是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
当然,用历史表现机械的预测市场,并不算聪明,我们不妨结合当下的市场情况来看所谓的“日历效应”。
目前美股恐慌(VIX)指数已经出现改善、通胀预期较为稳定且美债收益率上行斜率也有所放缓,表明美股对通胀及利率的适应性增强,美股大跌带来的A股幅度超预期的调整也已基本结束。A股从超调情绪中逐渐修复,接下来18年左侧的“会议行情”仍值得期待。
重点二:会议与风格切换
创业板今日大涨3.6%,创业板B(150153)直奔涨停后仍旧被动整体折价1.08%,明显的“没涨够”。这意味着如果创业板明日走平,创业板B仍有上涨空间。在创业板持续上涨之后,市场抛出了一个问题:风格是否会切换?
确实,在2010-2014年,中小创业板往往会在会前表现更好,而在会后进行调整。但近几年数据显示,大会对市场风格的影响已经非常微弱,当下大会可能并不是风格切换的重要考量因素。
但同时客官们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急跌确实可能带来风格切换的可能。据广发策略统计,历史上A股出现非典型熊市中的急跌往往会使市场此前的运行逻辑遭到否定和破坏,使短期(1-2个月)市场风格切换的概率上升。
所以当下,客官们可以优先选择创业板,重视例如传媒、军工等行业的机会,而中期风格能否切换,还需要持续跟踪盈利、流动性等因素。
重点三:会议热点——买什么?
历年大会都会催生一批“热词”,统计发现,这批“热词”往往都能上演一段收益可观的行情。
中信策略统计了历年的十大关键词,并将出现频率较高的环保、食品安全、教育、“一带一路”作为例子,分析会议前后布局这类主题行情是否会带来短期收益。统计结果如下:
环保:2015-2017,环保为关键词,这三年,环保指数在会前/后一个月、一周均上涨;
教育:2014-2017年,教育指数在会前一个月、会后一周大概率上涨;
食品安全:此指数在会前一个月、会后一周大概率上涨;
“一带一路”:2014年以来,会前/后一个月、会前/后一周表现均强!
表:历年会议前后,热点指数表现
(该指数上涨概率超过75%标蓝)
今年,根据地方会议,各家证券均提取出了几大“热词”,总结下来便是:
据此,级掌柜整理了以下几只基金,对应上述热点: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