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富二的朋友圈里,突然涌现出一批“隐形土豪”。
平日里叫苦连天、哭穷不停的小伙伴们,晒起某宝年度账单来,倒是一点也不含糊。2018赚得不多、花得挺狠,着实让富二困惑不已。
富二不知道不要紧,有请更聪明的人来解答。今天,请到了富二家消费升级拟任基金经理汪孟海,为各位客官揭开这“某宝年度账单”背后秘密。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7年底中国人均GDP为9161美元,且仍在以中高速同比6.30%增长。
随着财富不断积累,购买力大增,消费观念也变了变化。
结果就是,消费对GDP贡献率从2010年的44.9%逐渐上升到2018年的78.0%。
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后工业时代过渡,服务消费蓬勃发展、自主品牌消费正在崛起、购买群体年轻化,需求快速增长中。
但不要觉得我们花的多。2017年底,中国人均GDP仅仅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15.33%,未来“花钱”这件事仍有巨大进步空间。
某宝年度账单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秘密”。洞悉这一切的汪孟海基金经理,正在发行一只新基金产品——富国消费升级(006796),产品背后有什么差异化亮点?且听分解。
2015年的6月,我管理的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在高点发行后,市场调整非常大,恒生指数从28000一直掉到18000,沪深300也是从5000多点最低掉到2000多点。但我们这几年做得还可以,2016-2018这三年我们在所有的混合型基金里面排前列,业绩表现可以。
(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24日股市的高点,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率高达24.7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13%。数据来自富国基金官网净值计算(每日净值经过托管人复核),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保证。)
因为沪港深价值精选是均衡型的基金,一定要讲究行业配置,要讲究单个行业的偏离度,这是其产品特性决定的。于是,把最有可能出现α的一个板块打包起来做一个产品,试图将α扩大化,是这个产品最初的想法。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几年的历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期的牛股基本上还都是偏大消费的公司。
美国近五十年的历史,70%都是消费股带来的,复合成长排名前五十里面70%的公司都是大消费相关的。
短期上,2018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受到行业政策的偏差调整比较多,这确实有可能会出现某一个子板块在短期内受到行业政策的阻碍导致他的调整。
但是中长期这个板块,大消费的主题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中国的20多年的资本市场历史,和美国的50多年的历史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呢?因为MSCI把A股纳入了它的权重,有很多基金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要增加整个A股的配置。
但是MSCI,上半年只是纳入了2.5%,2018年11月份,MSCI在考虑把A股的权重直接从5%提到20%。从长期来讲,MSCI一定会把这个权重逐渐地提上去的,外资将持续加配A股的权重。
MSCI是全球三大指数公司之一,富时也把A股纳入一定比例。从这个角度上讲,A股国际化是非常确定的,只不过是节奏的问题。在一个存量资金的市场,增量资金就显得弥足珍贵。本来大家就是存量博弈,有几个板块可能会有增量资金,这几个板块相对来讲就应该会有超额收益。
哪些板块?
关键词:食品饮料、家电、医疗保健,电子
统计显示,外资去年花了3000亿买食品饮料、家电、医疗保健。有个别的金融,但是实际上没有差异,因为A和H都可以买,所以可能只是为了他的配置的想法。还有TMT,比如电子,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这些板块。
所以我们认为前面的资金往这边配了,后面的资金大部分还是往这些板块去配,可能标的会有差异,但是大的方向还是一样。
因为老外站的高度和中国不太一样,我们可能只是在国内行业内做比较,而老外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去选择。不是单纯看你在中国内的竞争力,而是看这部分资产在全球角度的一个竞争力。
老外买科技股,买最牛的电子或者最牛的互联网,直接去纳斯达克;
买资源、买油、买铁矿石、买大宗产品,考虑澳大利亚,考虑巴西,甚至考虑中东。
所以老外考虑中国的时候,就是考虑的中国的消费。
中国,14亿人口而且基本上都聚集在偏东海岸,这是一个非常集中的群体,在全球的维度都找不到;美国,全球第一大经济体3亿多人;欧洲:虽说有5亿人,但是很分散,语言也不通。
所以说在这种状态下,同样一种语言,基本同样的生活方式,同样一个时区就是中国。这一块中国是有全球的核心竞争力的,我们也确信这一点是未来几年具有增量资金配置的一个板块。
富国消费升级(006796)的差异化优势
汪孟海:有两方面优势。
划重点:跨境团队,A+H全机会
第一,我们可以做跨境的比较。富国拥有跨境的团队,做沪港通,也可以投A,也可以投香港。因为现有的大部分消费主题产品,可能主要还是集中在A股之内做配置。我们对两个市场都比较了解。将相同板块的A+H上市公司,通过基本面、质量、成长性、估值等指标定性做一个排序,再进行筛选。
第二,配置的想法和思路,某种程度上是和增量资金匹配的。我们海外团队的思路、想法,和外资还是有很强的一致性。重视盈利的成长性、重视确定性和稳定性、重视估值的性价比,这都是和外资的投资框架投资逻辑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