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18即将过去,如果用关键词来描述资本市场表现的话——“嬗变”和“挑战”再好不过。岁末年初,我们整理了主流机构投资者对2019年的策略观点,希望从逻辑梳理中知微见著,在不确定当中寻找相对确定性,为来年大类资产配置提供前瞻性。
宏观:“经济下、政策进”——既定的趋势,不安的等待
===从国内市场来看===
“201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一定不好”是市场共识,主要在于“三架马车”全面回落,其中出口、房地产新开工增速都将掉落至低位,制造业投资也将受营收周期滞后有所下滑,而基建在“稳经济”对冲中逐步向名义GDP水平修复。主流观点预计2019全年GDP增速在6.3%附近,当然这主要基于19年中美贸易争端的冲击不会进一步在关税强度扩大的中性假设下,目前市场普遍维持中美关系摩擦将长期化且往关键性领域转移的判断。
但是2019年下半年实体经济能否在Q2末或Q3初边际企稳好转或维持“L型”,市场仍存在一定分歧,这主要源于“经济和政策交谊舞”的另一面,政策相机决策、力度、见效时间都在不断打磨市场认知: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相对宽松基调时,改革预期的验证将是之后基本面运行的主要矛盾。那么市场在期待哪些改革?应该说“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和土地政策改革”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三个方面,其中财税方面的增值税降税是众望所期,市场预期和呼声在较高水平。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8-11-30
A股:长夜将尽,机会期将多于 2018 年
===尽管经济和盈利基本面调整还在继续===
A股市场在经历7个季度左右的调整后,市场对于悲观因素已反映相对比较充分,主流的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2019 年股票市场处于机会期将多于2018年。尤其是明年3月(两会)前的春季行情,时值改革政策落地细化、货币宽松效果逐步显现的窗口期、以及中美谈判90天的缓冲期,三者重合有利于乐观预期发酵。而此后,市场的主要矛盾回归基本面验证,市场波动就会加剧。配置角度,行业集中度提升、“长钱”流入将支持“核心资产”龙头效应延续;结构上,政策重心转移下,成长机会更大,同时不忘低估值蓝筹的防守价值。
但需警惕全球资产风险“共振”的抽象关联,尽管A股和美股都有足够多的独立逻辑,但随着美国从“繁荣的顶点”逐步回落,中美周期差距的收窄,两者风险资产的相关性将提升,A股和美股的相关性也将提升。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8-12-18
债券:骑牛揾马,提防中长期股债强弱转换
===与2018年A股市场的失落相比===
今年债券牛市的逻辑在于2017年熊市超跌、内部去杠杆和外部贸易摩擦冲击。从目前到2019年一季度,经济惯性下行但有底,流动性无忧但有度,债市趋势性机会有望延续,但空间渐小,可以说短端加杠杆“躺着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需要承担更多风险才能博取收益。而如果叠加国内复苏政策加码、金融条件改善、美联储加息放缓、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等因素,明年二季度之后债市预计会有阶段性扰动。综合来看,2019提防中长期股债强弱转换,操作策略需要更多元,吃着息差,把握长端,挖掘信用,埋伏转债。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8-12-12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