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轮到港股了吗?港股“老大哥”张峰一文点透此投资机会

2020-11-18



张峰,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在港股市场浸润20年,有着传奇色彩的基金经理。

 


现在,他不仅领导着一支十多人的海外权益投研团队,还管理着多只绩优基金。他的代表作——富国中国中小盘(QDII)由他自己独立管理了8年多,8年多来整体业绩拔尖,自2012年9月4日至2020年9月30日的收益率为222.1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幅为77.29%,超额收益达144.83%。(注:数据来源基金三季报该基金的历史完整业绩见底部注释)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远不及A股、美股,但张峰表示“投资港股快20年,现在的信心特别强。”十一双节后,猫头鹰基金研究院的创始人矫健和张峰进行了一场关于港股、关于投资的对话。

 

在一个小时的深入交流中,张峰分享了对港股当前市场的看法,解析了正在发生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投资机会,也谈到了作为金牛基金经理,他和他的团队的投资方法和理念,在成长股投资上的经验教训,富二带客官回顾下此中精华。


十一前后,市场对无论是海外还是A股的权益投资机会都有些疑惑。能不能就当前对港股市场所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谈一谈您的看法。



张峰:首先从大环境来看,十一外盘反弹,港股反弹的比美国更好。

一部分原因是反映了拜登竞选总统成功的可能性。拜登如果当选,中国贸易战将来或将会缓解,那么人民币也有升值预期。另外,拜登上台以后,可能财政投资还会继续加大,利好美国经济。但是,企业所得税可能会增加到大概5~7个点。这一点相对利空。(注:彼时大选结果还未公布)

整体来说,尤其对于中国,利多大于利空。在这种大背景下,也看到了已经连续几天外资在流入香港和中国股票市场,这是目前短期的情况

而从今年整体来看,我比较乐观。无论是前一段时间由于市场涨幅较多,部分资金获利止盈所导致的回调,还是未来假设特朗普当选有可能带来的利空,我都不是很担心。

这些都是偏短期的因素,真正核心的原因是全球性的低利率,对于权益市场推动巨大。

美国的市场,联邦基准利率达到5%的时候,假设我们用巴菲特经常用的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5%的倒数,就是20倍市盈率。现在这种情况,联邦基准利率是0,该对应多少估值呢?尽管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经验,但毫无疑问对市场是利好的。而之前,美联储主席说,可能要把低利率维持到22年甚至23年,这就是给市场释放了一个巨大的利好,也给全世界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至少说明美联储的态度非常明确,认为低利率应该持续,帮助恢复疫后经济发展。

除了这个核心因素以外,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也不错。

首先从一些金属的价格上也可以反映。比如铝,目前铝的价格很坚挺,而中国的铝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并长期处于对国际铝价溢价的情况,这个非常说明问题。说明中国的投资建设是非常活跃的,因为铝是一个基本金属。

其次,从消费来看,十一假期也非常活跃,恢复得很好。说明中国经济是在明显的恢复。而全球来看,比如美国每天查出来几万例,但既没出现恐慌,也没有对医疗系统造成挤兑,也说明了实际上整个全球经济在慢慢恢复的过程中,所以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低利率,我觉得对全球股市都是非常强大的稳定剂。

香港市场除了受益于整体大环境的情况,自身的特点也是一个因素。比如H股对A股的大幅折价也是一个因素,A股溢价指数已经到了140附近。根据我们的测算,历史上看,溢价指数高的时候未来一年港股跑赢;溢价指数低,比如115左右,A股跑赢。过去几年,这是非常明显的这样一个特征。很多机构投资人也非常关注这个指标,对港股的买点和分配有比较好的指示作用。另外今年很多中概股的回归,特别优质的生物医药龙头公司在香港的上市,都造成港股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因此总体来看,未来十二个月,我比较看好港股的表现。


银行股是香港市场上一个比较大的权重板块,判断这一类权重股票,可能对判断恒生指数是有所帮助的。目前港股银行股非常的便宜,是否反映了一些基本面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在未来一年得到缓解? 



张峰:年初在发生疫情之后,我的看法是,成长股可能今年七成的机会,剩下三成的机会是价值股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还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最核心的一点,目前驱动全球股市最核心的驱动力,就是利率。我们用股息公式来看,利率低了分母就低了,股票价值就高了。这种情况下,由于成长股的分子端的成长相对比较确定,分母降低的,价值上升的确定性就高。但是利率低,同样也反映了经济前景不是那么明朗。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股的成长,或者说盈利的稳定性,还是要受到一定威胁的。盈利稳定性受到威胁,股息也会受到威胁。

这样来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什么时候会有所改变呢?疫情过后,经济又恢复的不错,开始有一些温和通胀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利率也开始有往上走的迹象,这个时候价值股表现会比较好。这是一个方面。另外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今年以来港股我们只看指数表现是不行的,比如说恒生指数经过反弹以后,年初到现在还跌了12.5个点,同期沪深300还涨了18个点,差了30个点,这个以往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一个情况。这种情况下,造成了A股对港股的溢价很大,再往后,从指数来说,港股可能会有一个均值回归的过程,这是一点。

另外一点,可能线上有一些机构投资人也在了解,投港股一方面你要看指数,但现在更重要的是要看港股,比如说中概股的回归、生物制药公司的上市、一些高质量消费公司的上市等带来的Alpha的机会。今年以来做港股的,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大幅度跑赢恒生指数的。这说明其实这个指数的意义就有点削弱了,有点像A股了,你看沪深300常年都涨不到哪里去。你看优秀基金经理管理,它表现的非常好,Alpha的机会很明显。以前的港股这些方面是不太明显的。但是以后,我觉得像我们有中资背景的投港股的基金管理人,给我们很好的优势。

银行是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我非常认同,但是此指数中价值股存在盈利的不确定性。随着经济的企稳,价值股或会有向上反弹的空间。但时间区间可能在未来半年至一年,我觉得更多的机会可能还是成长股。甚至从某种结构性上来看,上述中概股的回归、生物制药公司大量新经济在港上市,给我们带来了长远获得Alpha的机会。

在流动性开始边际收紧的情况下,成长股的风险怎么去把握呢?

张峰:真正有长期成长潜力的股票并不多,所以要精挑细选。可能在风来的时候,猪会飞起来。最终来说,很多伪成长股是会被打回原形。

股票讲性价比。价格不用多说,有很多估值的手段;性质,我们的理解就是看成长性怎么样。第一,是什么样的成长,是20%、30%、10%的成长,还是多少的成长?第二,它持续性有多久。这两个是核心的问题。


成长股的边际如何把握?例如,今年香港新有很多生物制药的公司上市,盈利都没有,预测值都算到30年了,如何把握此空间?坦率说,投资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科学的一面,我们能把它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就涉及到艺术的一面。艺术面就要有很大试错的边际。例如,生物制药、新能源车、互联网大体量公司的上市,未来都是高成长,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要学会把握它。真正长期能带来回报的好股票并不多,两地加起来可能就三五十支。以后,内地对于港股的配置肯定还会加大,在加大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两点:第一个公司本身质量要好;第二,对标A股,了解A股资金的喜好风格。QDII额度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可能大量的资金,还要通过港股通渠道来买。这就创造了一个套利的机会,比如,依靠研究深度,提前挖掘并布局某些未被列入港股通名单的高质量标的。


外资的风格长期变化不大,南下的资金对香港市场边际的影响是最大的。今年以中资为主导的QDII基金,明显比外资为主导的基金业绩好。说明中资背景的,一方面对中国高成长股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它比较熟悉内资的风格,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A股以前是由美股映射的,美股什么东西涨的多,A股反过头来也会跟着涨。现在美股高企到这个程度有没有可能面临一些风险。第二,如果美股面临一些风险的话,会不会反过头来,把港股的互联网公司股价也带下来? 

张峰:坦率说,美股我了解一些,但并不是那么熟悉。从整体来说,美国的股市肯定不能算贵,将其和2000年科网泡沫对比,整体的估值在那时的60%-70%水平,还没有到极端的位置。有些个股是不是估值比较贵,我不是专家无法回答。但是整体来说,还不是很贵。估值是否很贵,核心还是要看它的成长。回到我们的老本行港股来说,可能结合的实际情况更好一点。我们看有些成长股,它确实是贵,但是肯定还是比A股便宜。此外,成长股它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是时间的朋友,一旦把成长股研究透了,还是拿得住。我们一般持仓周期,看的是未来半年一年。拿一年的话,估值滚到明年后年的情况下,实际上也不那么贵了。对比拿一些看起来很好的价值股,拿得时间越长,竞争格局越来越恶化的时候,反而比较麻烦。


从基金定期报告来看张峰总的持仓,成长股里,无论是医药、科技还是服务,不同类型都有所涉及。那么不同的行业你是怎么看的?有没有厚此薄彼?对于不同行业选公司都有一些什么选法?

张峰:我以前是大宗商品的分析员。但是自上而下我觉得非常困难,宏观变量太多,且于我们而言,对宏观的理解,坦率说都不是很深刻。所以说,要真正把握宏观,真的太难了。我们也很少从行业层面去判断,因为行业层面涉及的东西,肯定比公司层面要大。这种情况下,有时候你判断错了,其实损失也挺大的。所以,富国这个团队,还是强调自下而上,更有把握些。成长股集中在几个行业,TMT、消费、医药,我们在这里面挖掘一些比较好的股票。


但是,如果说对于子行业的偏好和选择,是不太多的。但是,比如说硬件科技行业,投资难度就比较大。因为它资本开支巨大,产品的更新迭代也很快,风险是不小的。互联网服务类、体育教育类,相对来说就容易得多。按照经验,投资成长股肯定要关注现金流,资本开支的大小,负债的高低;还有对于成长的判断,这种判断,可能更多的还是要自下而上来解决。


地产此板块怎么投?当前你对这个板块是什么看法? 


张峰:地产说它价值的时候,它肯定是有价值的因为现在很多港股地产股非常便宜。大概PE就3倍,可能贵一点的大概7-8倍。很多都是0.6倍的净资产,有些贵一点,大概在0.9,这样一个情况。


其实,大家投资价值股,还是希望有成长性的。长期来看,一个公司没有成长性,只能恒定一个估值,只能看分红。现在利率这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成长,只是分红好的话,大家也不会那么热衷。而地产行业高速增长期间也过去了,这是比较纠结的地方,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我感觉它跌多也是会反弹。但更让很多投资人感兴趣的机会,是成长的确定性高的股票。 


您和您团队的业绩都不错超额收益主要源自

张峰:我们很多股票都是自下而上挖掘得来。富国整体的港股投资业绩是非常好的,主要的基金经理业绩都不错。前十大的重仓股有接近度,代表我们团队的一致认可。其实,好东西谁都看得出来,但是把好的东西呈现在面前才是最难的。例如一栋好房子,大家都能看出来。如果好房子被丛林遮挡着,看不清的时候才是最难的。一旦你把它拨开看清楚了,谁都知道这是个好房子。我们的研究也是一样,一定要将此弄清楚,弄清楚后就不用争论了。很多时候,争论源自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源自于对股票没有研究透彻。我们在整个团队提倡的,一直致力于的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把公司要了解清楚。`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外资对中国的投资。而近期整个人民币也是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您能不能谈谈,人民币的升贬值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的话,接下来会怎么影响? 

张峰:这个也是机构投资人经常问的一个问题。人民币长期升值,肯定代表你的经济比较好,国力比较长,状况比较好。肯定有利于你的股票升值的,比如说像06到08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股票表现远远好于美国股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那是长期的升值趋势。但是短期如果是波动一下,比如说在6.7元在7.2元之间来回波动的话,就不太好说。但是对投港股来说,是互相抵消的,所以这个不用太担心汇率的情况。


比如说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投的大部分都是国内的公司,人民币升值,盈利换成港币就变大。如果估值不变,股价也是应该往上升的。但再把它换成人民币净值的时候又有一个损失,所以互相之间按理是应该能够抵消的,人民币贬值也是同理。所以说,长期的贬值趋势肯定是对经济和股票不好的,但短期的区间波动不用太担心。 

 

本文首发于“猫头鹰组合投资”,富国基金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