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密集公布,自上而下为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指引。政策密集催化,新能源车有哪些“新看点”?
《规划》强化产业中长期趋势,利好整个产业链。前日提出的《规划》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后续发展指明方向,明确新能源汽车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是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规划》提出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关注技术创新和突破,利好产业链龙头。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处于5%到20%加速上升的阶段,也是从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换阶段,未来具备更强竞争力的龙头公司有望在市场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表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核心内容
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车占汽车总销量比以5%为中枢波动,根据《规划》提出2025年新能源车占汽车总销量20%的目标,假设2025年汽车总销量为过去5年的高值2800万辆,新能源车仅依靠渗透率提升4倍,2025年销量将增长至为560万辆,年化复合增速超34%,显示出新能源车成长空间大,增速快的行业特征。
两周内,新能源车迎三份政策催化,对近期市场表现形成支撑。估值而言,中证新能源车PE(TTM)估值为142.61倍,分位数达98.21%,处于高估值区间。但考虑新能源车长期成长性十足,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改善幅度较大,投资者不妨在新能源车回调时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