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互联网公司利好频出。上周金融委会议定调“稳中求进”的平台经济治理主旋律;最近又有多家互联网公司高调宣布回购股份。港股通互联网走出性感深V,昨天也继续亢奋上涨。
图:去年年底以来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K线走势
数据来源:Wind资讯 K线区间:2021.12.6-2022.3.23
虽然走势昂头向上,但级掌柜还是需要提示下:对于港股互联网公司来说,最坏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但是明确改善的时间点可能还未到来。短期大幅加仓或减仓可能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中期来看,由于其已经跌出性价比,大概率值得布局。因此建议逢跌定投、缓慢加仓。
今天我们重点来聊聊,上市公司回购,是否意味着底部已到。
什么是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部分股票。
一般来说,当管理层认为公司市场价值被投资者低估时,公司会以回购股票的形式,向市场传达对公司未来业绩发展信心。因此市场通常把“公司回购”视为能够振奋股价的利好消息。
今年以来,已经跌了很久的港股,也频现回购的高潮,根据Wind统计,今年港股回购次数已经达到783笔,回购金额高达83.6亿港元,和历史相比,这个战绩也算辉煌。
那么,回购真的是股市见底的信号吗?级掌柜统计了历史上港股密集回购期的数据,得出两个结论:
一、大量回购并不意味着市场见底,但却大概率预示“底部区域”。
中金策略统计了2005年以来港股回购次数较多的月份,以及后续港股表现。发现:
(1)回购高峰期后的一周里,港股宽基指数大概率继续下跌,其中,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下跌中位数都在1%左右;
(2)回购高峰期后的一个月到一年,港股大概率上涨。其中,在回购高峰期后的六个月里,恒生指数涨幅中位数接近13%,恒生国企指数涨幅中位数超过14%。
所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上市公司一起抄底,中长期来看,大概率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也有例外:去年年底,港股也出现了回购潮,然后,就迎来了今年的暴力下跌。当然这背后有多重利空影响,包括:监管不确定性、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风险等等。
因此回购是不是个底,还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本次来看,政策利空接近尾声、美联储加息预期已被市场反应、俄乌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港股可能真到了值得关注的时候。
图表 1:回购高峰后,市场大概率呈现先跌后涨走势
二、目前,多数公司股价仍低于平均回购价格
级掌柜统计了今年以来,港股回购总金额排名靠前的二十大公司,发现大部分公司最新收盘价仍低于回购均价(其中也包括多只港股通互联网的成分股)。
假如我们认为,回购均价代表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保守定价,那么理论上说,股价应该不会大幅低于这个价格。因此从基本面投资的角度来看,后续如果没有什么幺蛾子事件,股价大概率会回升到回购均价之上。而从投资性价比的角度看,以“比回购均价更低的价格”入场,岂不是抄了公司管理层的底?
图表 2:多数公司目前股价仍低于其平均回购价格
数据来源:wind,量化级掌柜整理,按年初至今回购总额排序
注:上表不做个股推荐,仅作数据说明
而对于港股互联网公司,级掌柜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很多次,过去的调整受到政策和基本面的影响较多,目前都有改善的迹象:
1、政策面来看,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会议还释放重要信号:大型平台公司的整改要按照既定方案尽快落地,与此同时需“稳中求进”、“稳妥推进”。关于大家关心的中概问题,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所以大家关心的中概股退市以及监管风险,边际上后续可能会得到缓解。
2、基本面来看,近期不少港股互联网公示发布年报,利润增长略超预期。展望未来,目前基本面大概是个底,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比较小,下半年增长发力比较明确:随着电商业务的增长走过线上渗透率提升这一过程后,增速就跟着社会零售消费总额来走。今年宏观经济大概率企稳回升,对于电商会有个正面的影响。此外,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广告投放也将回升。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游戏业务,如果今年能够看到版号的重新发放,那么游戏的业务也将重新回到高增长。
如果客官们关注这部分互联网公司,想进行长线布局的话,可以关注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基民朋友也可以通过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联接A/C(014673/014674)来进行相关投资。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