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原作者@姜超 顾潇啸 原文有删改
7月经济数据乏善可陈,尤其信贷的跳水令人极其失望,然而股市和债市却表现出了洪荒之力。有人调侃说,这意味着经济学家没什么用,哪怕研究出经济不好其实也不意味着市场不好。那么到底该如何理解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呢?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大牛姜超先生发布了一篇题为《从实物资产到金融资产——兼论利率下行的洪荒之力》的文章,详尽解释了当前债、股接连上涨的本质原因,并对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做了通俗解读。级掌柜特转载过来,其中干货满满,客官们可细细品味。
上半年是实物资产风头占尽,为什么在下半年就变成金融资产领涨了呢,最近到底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在我们看来,下半年经济和资本市场最大的变化来自于物价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利率变化。
在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里面,随着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变化,经济会依次经历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周期,而最佳配置的资产会在债券、股票、商品和现金之间轮动。其中经济增长分成“好跟差”、物价分成“涨和跌”,组合起来刚好是四种变化。
但自从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始终在下行。如果经济增长只剩下“差”一种状态,那么对应的经济周期就只剩下衰退和滞胀两种组合,在上半年是“经济差兼物价涨”、对应着滞胀期,而未来是“经济差兼物价跌”、对应着衰退期,其中变化的关键在于物价。
在物价上行期,实物类资产肯定是配置首选,但如果物价重新回落,那么实物资产就失去了配置的意义,因为不涨价就赚不到钱。而在物价重新回落之后,市场预期货币政策重新放松,市场利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而利率下降之后,债市就可以赚钱。而对于股市而言,虽然经济依然不好、还是很难赚到企业盈利的钱,但通胀回落之后利率下降,至少可以赚到估值提升的钱。通俗的讲,如果物价下跌,那么实物资产就什么都赚不到了;而作为金融资产,债券至少可以赚到票息的钱,而股票也可以赚到股息的钱,总好过什么都没有。
因此,从下半年开始,股市和债市的表现开始优于商品市场,意味着金融资产优于实物类资产。
而下半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就在于物价的变化。作为最重要的通胀指标CPI,今年上半年最高曾经达到2.3%,而6月份大幅下降至1.9%,7月份降至1.8%,我们预测8月份会继续降至1.7%,年底哪怕由于低基数效应有所反弹,也很难超过前期2.3%的高点。而且我们预测17年的物价走势将是前高后低,这意味着本轮通胀的高点大概率已经过去。
为什么商品价格难以创新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本轮价格上涨的逻辑和以往不一样。
我们知道,价格的变化由供需共同决定,价格的上涨要么因为需求增加,要么因为供给下降。本轮经济周期中,价格的上涨主要源于供给收缩。
但是问题在于,供给收缩导致的涨价和需求扩张导致的涨价是不一样的,需求扩张下价格可以年年上涨,但是供给收缩下的涨价,反过来又导致供给增加,使得价格很难持续上涨,而体现为一次性的涨价。
因此在我们看来,本轮价格上涨很难大幅超过每一种商品的成本线,否则就会导致供给的大幅上升,反过来又会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另外尤其重要的一点在于,今年的涨价除了供给收缩以外,需求稳定也是重要的贡献。在需求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地产需求。但是这一次的地产需求放量,确实房贷顶起的上涨。但考虑到当前我国居民购房的杠杆比率已经接近美国金融危机时期,这意味着当前中国居民购房的边际杠杆率已经接近极限,而房贷见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接近长期销量的拐点。
而如果没有了地产销量的支撑,意味着钢铁、煤炭等诸多大宗商品价格将缺乏需求的支撑,价格长期面临重新下行的压力。
在这种逻辑支持下,我们就能看清楚两点:
1.为什么近期中国的长期国债利率迭创新低。债券的价值主要看利率高低,而利率的高低在于比较。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约在2.7%左右,虽然和我们自己的历史比处于最低点附近,但相比于日本欧洲的负利率,以及美国10年期国债1.5%的利率水平,我们依然高出一大截。
而尤其重要的是英国脱欧解放了我们汇率贬值的压力。大家突然发现欧洲比我们更差,虽然人民币长期存在贬值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欧元可能都不存在了,所以至少以前流向欧洲的钱不再往外跑了,我们的外汇储备短期就稳定了,人民币汇率也就短期稳定了。在汇率企稳的背景下再来看利率,中国的长期国债利率就具有极大的下行空间。
而长期国债利率的下降就是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洪荒之力。所以,通胀下行以及利率下降是本轮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最主要逻辑。
2.利率下降直接推动债市上涨,但对股市的影响只是提升估值,但是股市还受到盈利变化的影响。当前地产泡沫救经济,未来提防地产泡沫破裂。这意味着稳定性比低估值更重要,只有稳定低估值的蓝筹股才能真正受益于利率下降。
总结而言,我们认为未来随着从通胀向通缩的转化,资产配置的重心将从实物资产重新回到金融资产,从确定性角度来看债市优于股市优于商品,而稳定低估值的蓝筹股相当于高票息的永续债券,其价值优于长期国债。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