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二三十岁关注养老,会不会太早?

2018-11-21

最近微博关于日本“团块世代”老人老后破产的热搜一举超过了8000万阅读量,69岁仍要赚钱养家的“现实”刺痛了不少人的神经。


相较而言,中国年轻人对养老普遍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据蚂蚁财富一份针对28000多名用户《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一代(35岁以下)认为自己可以在57岁退休,并至少有163.4万的积蓄迎接舒适的养老生活,但大部分人计划在40岁开始储蓄,只留给自己17年时间来实现退休储蓄目标…而真相是如果每月存1000元,按照年化利率1.75%,得坚持不懈75年才能实现理想的养老储蓄目标。


养老要趁早,

要储蓄更要投资


如果畅想未来的老年生活,那么“拥有房产,稳定的养老金来源以及可以负担起的旅行”可能是绝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美好希望。而关于养老金来源,有近60%的年轻一代认为可以依靠政府、企业的退休金和现金储蓄来养老,只有不到1/3的人希望通过投资收益、保险产品、租金收入、股票或者售房所得来增加退休收入。


虽然越多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随着国家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仅依靠政府的基本养老不足以支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简单存银行的储蓄率跑不赢通胀…但绝大多数人对养老的长期投资规划准备不足,认为只需要“年轻时好好奋斗”,“赚钱的时候存一笔”,甚至“及时行乐,老了再说”。


熟不知“明天比想象中来得更快”,而且及早做好养老规划,投资时间越长,复利效应更大,投资收益也或将更多,未雨绸缪一定是“从容养老”的正确姿势。


图2:不足1/3的年轻一代预期通过投资来积累养老收入

数据来自:富达国际及蚂蚁财富《中国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18年8月


投资收益或许能够跑赢通胀,

但养老需要专项投资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赛勒,在其行为经济学理论中曾表述:如果理财没有特定的目标,大部分人都会把投资收益提前花掉,且一段时间获得高收益之后,很多人都会对未来产生更为乐观的预期,这种心理也促使了大家提前消费。


因此,

对于投资设立“目标导向”至关重要,日常的投资收益可以用来消费,但养老退休金计划需要有一笔专项投资,且对其采用特定的投资策略。


例如既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从年轻时的“激进型”过渡到“保守型”,亦可根据市场特征,搭配“稳健型”或者“平衡型”等不同的目标风险来配置资产组合,以便在接近退休时降低风险并锁定积累的财富。


图2: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养老金资产配置结构对比

数据来自:各类基金年报,中金公司,截至2017-12-31


富国鑫旺——

让养老规划简单易行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如果年轻时能够做好充足的养老储备,不仅能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也能够减少家人尤其是子女的负担。


富国基金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早在2001年起就不断致力于发展养老金管理业务,是目前业内为数不多的企业年金、社保资金、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等养老金管理全牌照公司。


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个人对养老金投资认同仍处初期阶段,也专属发行了“富国鑫旺养老FOF基金”:以固收债券类资产为主,注重稳健,体现养老产品的安全属性;同时搭配20%-30%股票资产,增厚收益。以期用专业的投资团队和组合管理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养老投资方式,让每一位国人都能实现幸福感地“老去”。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