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Wind资讯
6月的时候”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从金融界唱到绿茵场,8月土耳其接棒成为金融危机最佳导火索。随着美元连续走强,新兴市场货币危机呈蔓延之势。此时谈做空太迟,做多似乎又早了,究竟何时才是抄底良机?
新兴市场的发展似乎一路就不顺,回顾过去30年,每次金融危机造成股市大跌,货币大幅贬值过后都是难得的逆向投资买入机会。
这个时点怎么把握成了最大难题,买早了担心被套,买迟了又错失最大盈利。没有通用时间点适合所有危机国家,但是分析金融危机历史可以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
在研究了新兴市场多次金融危机之后,发现复苏的关键是流动性。当资本开始流入时,表明市场跌到位了。在过去几十年里,新兴市场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以下四个阶段:
➤ 阶段一:无论导火索是什么,危机发生时的第一反应是资本恐慌性出逃,比如1997年泰国发生消费贷违约引发资本出逃,1994年墨西哥比索突然贬值引发资本外流。Michael Pettis将这种快速的流动性收缩称之为“边际融资的短期崩盘”(a short-term collapse in financing at the margin),这导致发生危机国家本币大幅贬值;
➤ 阶段二:本币大幅贬值后,央行肯定要出手稳定外汇市场。首先通过出售外汇储备来干预本币贬值,但是这个措施很难扭转颓势,下一步央行只得开启加息来稳定货币,但是加息又对本国股市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目前的新兴市场大多还处于这个阶段。
➤ 阶段三:前面一系列干预收效甚微,而此时外汇储备接近枯竭、利率高企,新兴市场开始筹划所谓的“倒置资产负债表”(“inverted balance sheets),这意味着将资产改以本国货币计价,但是其负债很多还是以美元计价。本币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外债更难以偿还,这时央行开始放任国内通货膨胀,期望增发货币来转移外部负债(inflate debt away),但是这个方法又严重阻碍了国内的生产发展。
➤ 阶段四:到了最绝望的时候,央行也放弃干预外汇市场,不再出售外汇,还可能开始降息来刺激国内投资,慢慢偿还债务,恢复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反过来外国资本又开始流入。这一阶段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时光,熬过去就是光明。
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技术指标非常不可靠,只能从基本面分析。在确定了流动性是复苏的关键之后,研究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和股市反弹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股市反转和外汇储备重新增加时间上几乎是一致的。在危机期间,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外汇储备都大幅下降,并且一旦央行放弃干预外汇,股市基本同期见底了。
▼ ▼ ▼
M1的增长通常预示着危机处于后期了,虽然每次的危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还有一些共性,在股市见底前一年左右,M1收缩率通常达10%。马来西亚和韩国的例子尤为明显。
在上面分析的四个阶段里,降息是最后一步了,当危机国家开始降息时,股市通常也就见底了。降息幅度越高,股市反弹越高。
除了跟踪分析基本面变化,还有更简单粗暴的买入方法,这两种买入方法分别是,货币开启贬值后3个月开始买入并持有2年;第二种是货币贬值后18个月开始买入并持有1年。
对于货币市场,显然第二种方法更稳妥,普遍收益率为正,且负收益小,第一种买入方法虽然可能获得最高收益(买入韩元),但是最大跌幅58%也有(买入印尼盾)。
再来看看股票市场,明显整体收益要高于买入外汇,第一种买入方法要对第二种方法呈碾压式胜利,第一种最高收益336%(买入俄罗斯)最低收益-28%(买入泰国),第二种方法的最高收益近60%(买入印尼),最低收益-21%(买入俄罗斯)。对于介入俄罗斯股市的投资者,因为买入时点和持有时间不同,获得的收益天差地别。
▼ ▼ ▼
没有一个通用的抄底方法适合所有危机国家,但整体模式是固定的,当货币开始贬值,各自央行开始加息时,我们需要忍耐,当央行放弃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开始反弹,危机国家启动加息时就是入场良机。
级掌柜有话说:只谈干货,不谈风月